二、紧盯目标,突出重点,扎实开展“两年”活动
这次“两年”活动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干部大会和区委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形成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的良好氛围,力求在工业经济、招商引资、城市建设和项目推进上取得新突破,推进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商贸中心建设,促进**新一轮发展。主要目标是:“十个确保”。即确保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0%以上,占全部工业比值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确保全年工业性投入50亿元以上,其中装备投入占50%以上;确保列入项目推进年活动的100项重点建设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及形象进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以上;确保全区列入规模上统计的企业数新增50家以上,上亿元企业增加10家以上;确保全区实际利用外资6500万美元以上,其中工业项目占3000万美元以上;确保全区新建标准厂房15万平方米以上;确保工业用地供地和落实用地2000亩,滨海工业新城**园区启动;确保全区新增2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5家工业企业完成规范化股份制改造;确保全区新增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和国家创新基金项目3项,新引进“大院名校”联合共建科技创新载体1家,实现国家级名牌产品或国家级驰名商标零的突破;确保全年培训企业管理人员2000人,农村劳动力培训1.6万人,技术工人获初级以上等级证书2000人,其中高级工100人。
为此,各地各部门重点要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提供优质服务,帮扶企业发展。企业是工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主体。开展“两年”活动最主要的是要做好服务企业这篇文章。各地各单位要积极主动地走访联系企业,深入全区企业开展调查研究,掌握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第一手资料,宣传区委、区政府发展经济的各项政策,为企业发展加油鼓劲。有关职能部门更要把深入企业调研服务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全面掌握全区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的发展情况,了解企业在项目实施和经营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尽快出台**区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建设和扶持重点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强督查,确保各项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同时要建立全区中小企业经济运行监测制度,及时分析和把握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制订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建设产业导向目录、建立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中心等有效措施,加强企业指导,帮助中小企业制定规划、理清思路、解决困难,鼓励中小企业通过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不断发展壮大。要大力宣传一批成功企业家典型,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企业家、支持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