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市今年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与我市经济“赶超发展”的要求,与我市安全生产工作的目标要求,都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有的还刚刚起步。尽管市政府出台了《决定》,但《决定》提出的各项要求,有些工作还没有破题,有的在企业得不到落实,如安全生产的投入问题、重点行业安全费用提取问题、安全生产支撑保障体系建设问题、企业安全生产“三同时”问题,等等,都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二是全社会安全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一些基层单位重生产、轻安全观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仍然比较淡薄,依法保障安全生产的意识还不够强。从今年发生的事故分析看,有8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违章操作造成的。三是,安全生产基础还比较薄弱。比如安监体系建设,从今年考核的情况看,市、县两级建设都比较到位,但乡镇、企业安全管理机构远远达不到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要求;安全生产历史欠帐太多,多数企业安全技术、设备老化,存在大量的事故隐患,应急救援体系也不够完善。这些问题务必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不要被今年的成绩冲昏了头脑,产生盲目乐观情绪。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赶超发展”的工作目标,这就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安全生产角度来说,发展速度越快、引进项目越多,不安全的因素就越多,安全监管的压力就越大。如何应对“赶超发展”,我们也要进行深刻的总结和反思,焉书记说,“找差距要撕破脸皮,不能羞羞答答;看不足要一针见血,不能隔靴搔痒”。要看一看还有哪些隐患、漏洞和死角;要看一看思想认识上有哪些偏差和不足,有没有失职、失察的现象存在;要看一看在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上、管理监督上、措施落实上有哪些不到位、不彻底的地方。要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改进工作。要强化“安全生产人命关天,处处是重点、环环都重要”的意识,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一时一刻也不放松,坚决防止和克服侥幸心理、麻痹思想和厌战情绪。做到认识再提高,力度再加大,措施再落实,扎扎实实地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和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努力实现我市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为我市经济赶超发展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