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介绍了在恶劣条件下功率在线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测试系统的构成及标定技术,指出了关键技术及系统特点,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该测试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功率 遥测 在线测量
中图分类号 TM933.3
Rotating Machinery Power Output On-line Testing TechNIques
Xu Jun,Li Chunlan,Lu Wenfa
Harbin 703 Research Institute
The difficult problem of power output on-line measurement under unfavorable conditions can be solved by utilizing state-of-the-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Described in this paper are the basic principles,the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a measuring and testing system and calibration techniques with key issues and system features also pinpointed.The recommended measuring and testing system h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Key words:power output,remote measurement,on-line measurement
1 引言
旋转机械物理参数的测量和应用,无疑地将为新产品的设计提供可靠的动态设计参数,也可为故障分析提供实质性依据。早期的测量系统常用水银引电器或刷环引电器,由于汞中毒的危害和较大噪声,已逐渐被淘汰。70年代末,由于电子设备小型化,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推出无线电遥测技术在旋转体上应用。
某大型化工厂为扩大生产能力,对原汽轮机机组进行扩容改造,要求测出改造后机组在运行状态下的实发功率值,并要求长期监测,以保障机组有序生产的安全运行。除此之外,研制的测试系统必须适应恶劣的大、小环境(大环境:易燃、易爆化工企业;小环境:油气和油浸,高速旋转体和封闭壳体),当然,绝不允许改变原机组结构和运行状态,其实质也就成为在运行机组上实施功率在线测量。
从目前国内外技术水平来看,传输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遥测系统并不少见,但旋转遥测系统的电源及发射组件必须装在转子上,需视测试对象不同而专门作结构设计,因此国内外均是专题专做,而无成套设备可供直接采用。
按照要求和现实条件,研制了感应供电无线电功率遥测系统,实施了在线测量,投入运行已10个多月,所有测试数据准确可靠,操作极为简便,工程误差小于1.5%。投入运行的初始阶段,就为机组发生意外故障提供了判据,缩短了检修周期,增加了经济效益。
2 基本原理的应用
2.1 功率与扭矩的关系
N=M.n/97403.2
(1)
式中:N—功率 kW
M—旋转轴扭矩 kg.cm
n—旋转轴转速 r/min
式(1)又可改写为:
N=0.1047Mn
(2)
由式(1)、(2)可知,功率的测量实质上就是在一定转速下的扭矩测量。
2.2 扭矩与应变的关系
汽轮机通过套齿联轴器与负载连接,在不改变套齿联轴器功能的前提下,将联轴器作为应变式扭矩传感器的弹性元件,在其适当部位粘贴电阻应变计并组成全桥,经标定后即成应变式扭矩传感器,其应变与扭矩的关系为:
ε=(1+υ)M/ω.E
(3)
式中:ε—轴的扭转应变
υ—轴材料泊桑系数
E—轴材料弹性模量
ω—轴抗扭断面系数
M—扭矩
由式(3)可知,测得旋转轴扭转应变即得该轴扭矩值。其它数据皆为常数,它取决于轴材料和其结构尺寸。
2.3 输出电压与应变的关系
根据应变计全桥线路的理论,其输出电压与应变的关系为:
ΔU=UKε1
(4)
式中:ΔU—输出电压
U—供桥电压
K—应变计灵敏系数
ε1—应变值
由此亦可得出电桥输出灵敏度:
ΔU/U=K.ε1
(5)
3 遥测系统的构成
遥测系统的构成为图1框图所示,它包括感应供电设备、微型发射机、应变式扭矩传感器、耦合线圈、发射和接收天线以及接收机等。安装示意图见图2。现对各主要设备作一简要叙述。
图1 遥测系统框图
1.应变式扭矩传感器 2.遥测发射机 3.发射天线4.转动耦合线圈及电源线路 5.接收天线
6.静止耦合线圈7.接收机 8.感应供电电源振荡器 9.汽轮机 10.压缩机11.联轴器
图2 遥测系统安装图
| 3.1 应变式扭矩传感器 应变式扭矩传感器是将原机组中的联轴器作为弹性元件,在其适当部位粘贴电阻应变计研制而成,现将其综合性能列表如下: |
| 序号 | 特性名称 | 单位 | 值 |
| 1 | 输出灵敏度 | mV/V | 1.05 |
| 2 | 非线性误差 | %/(F*S) | 0.14 |
| 3 | 不重复性误差 | %/(F*S) | 0 |
| 4 | 蠕变 | με/h | 0 |
| 5 | 零漂 | με/h | 0 |
| 6 | 热输出 | %/(F*S) | 0.33 |
| 7 | 工作温度范围 | ℃ | 80 |
| 3.2 感应供电系统 感应供电原理如同一般变压器,基本结构如图3框图所示。由电源振荡器产生的160 kHz的交变信号送到静止线圈并耦合到旋转的次级线圈。次级线圈上的感应电压经变压器变换成所需电压,然后再进行整流、滤波,最后经稳压输送至应变电桥和发射机。图4为整流稳压电路图。 |
图3 感应供电原理框图
|
图4 整流、稳压电路
| 多项性能测试表明,该系统耦合线圈间隙以1 mm至30 mm都能正常可靠地工作,负载电流从7 mA至50 mA,供电电压仍稳定不变,长时间测量无漂移现象,80℃温度范围内,系统正常工作。高速转动试验表明,系统输出量增加了3 mV,约占满量程的0.2%。 3.3 遥测发射机 遥测发射机系采用从美国Accurex公司引进的206A型,其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25mm×21mm, 重21g);灵敏度高500με/v,信噪比高(相当于输入端10με),能承受较大离心加速度(3000g),密封性好,能在油雾中工作。 主要技术性能见表2。 表2 206A发射机技术性能 |
| 电源电压 V | 2~2.7 |
| 应变计电阻 Ω | 350~1K |
| 灵敏度 V | 0.2以上 |
| 射频 MHz | 88~108 |
| 频响 kHz | 0~1(±1dB) |
| 使用温度范围 ℃ | ~100 |
3.4 接收机 |
图5 接收机原理框图
| 3.4.2 主要技术性能 接收机主要技术性能见表3。 4 标定 为了减少整个测试系统各组成部分间的匹配误差,有条件时,常采用现场标定或模拟标定的方法。我们采用了系统绝对标定法,即通过专用标定设备,输入被标物理量,然后,直接从接收系统获得显示数值,稍加整理后即可获得标定常数并可进行误差分析。图6为扭矩校验台。用液压千斤顶施加载荷,由标准测力计读数,其乘积就是标准扭矩,标定结果见表4。 |
图6 扭矩校验台
表3 接收机技术性能 |
| 数值 | 备注 | |
| 频率范围 MHz | 88~108 | |
| 灵敏度μV | 4 | 7.5Ω |
| 最大频偏kHz | ±75 | |
| 监频线性% | 0.5 | |
| 最大输入dBμV | 90 | 30mV |
| AFC捕获范围kHz | ±100 | 输入>10μV |
| AFC跟踪范围kHz | ±400 | |
| S表指示V | 1~4.6 | |
| 调谐指示kHz | ±5 | |
| 频率微调kHz | ±300~±150 | 88~108MHz |
| 增益粗调dB | 10 | |
| 增益细调% | ±4.5 | |
| 零点细调LSB | ±250 | |
| 电源 | AC220V |
表4 遥测系统标定结果 |
| 扭矩kN*m | 1次 | 2次 | 3次 | 平均值 ×0.1kN*m | ΔM ×0.1kN*m | 相对误差% |
| ×0.1kN*m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10 | 103 | 103 | 103 | 103 | 3 | 3 |
| 20 | 203 | 204 | 204 | 204 | 4 | 2 |
| 30 | 302 | 303 | 303 | 303 | 3 | 1 |
| 40 | 400 | 401 | 400 | 400.3 | 0.3 | 0.08 |
| 43.8 | 438 | 438 | 439 | 438.3 | 0.3 | 0.06 |
5 基本误差分析 遥测系统总的标定常数应为各环节标定常数之积,如下式所示 K=nKi 式中 K—总标定常数; Ki—环节标定常数; n—环节总系数。 采用系统绝对标定法,将直接获得显示数据与标准扭矩的关系,即: A=KM0 式中A—遥测系统显示数值; M0—标准扭矩值; K—标定系数。 根据表4的标定结果,简要分析如下: 5.1 基准误差 扭矩M0为施加的力和力臂杆长度之乘积,即 M0=PL 则标准扭矩之误差为 测力计经标准计量局检定和传递,精度为0.3级,力臂杆长度计量误差以±2mm计,误差为0.2%,则标准扭矩的误差代入上式计算得: δM0=0.36% 5.2 其他误差 由表4的标定结果按全量程分析计算得,非线性误差δ1为1.0%(含滞后误差),重复性误差δ2为±1个数,即0.23%。 5.3 总误差 遥测系统总的测量误差可按下式计算: 由此可见,该遥测系统总的测试误差小于1.5%。 6 关键技术及特点 6.1 自行研制的高精度应变式扭矩传感器,采用了严密的防护措施和保护技术,致使传感器在恶劣条件下运行也无任何漂移现象,保证传感器长期可靠地工作。 该系统1997年4月进入现场安装并投入使用。至今已10个多月,不仅准确测出了改造后机组实发功率值,且对机组运行实施监控,保障有序生产和安全运行。测试误差小于1.5%。 研究的功率在线遥测系统还可应用于汽车主轴扭矩测试,轧钢机轧辊的扭矩测试,船舶功率测定,装载机随机功率分配和扭矩分配的测试等,配以不同传感器,对旋转机械实施故障诊断的新技术更具有重大的发展前景。 作者单位:徐 军 李春兰 卢文发 哈尔滨七○三研究所 参考文献: [1] 袁希光主编.传感器技术手册.国防工业出版社,1986年12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