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9974001);国家科技部攀登计划资助项目(国科基字[1999]045);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9043522)
摘要:分析V形槽静电超声传感器微气隙结构研究静电场不均匀性,用解拉普拉斯方程的方法解的单个V形槽面电荷密度。通过建立p/4角两平板电容器模型,提出V形槽静电传感器电容值的定量计算方法,得到与试验相接近的结果。
关键词:静电超声传感器;V形槽面电荷密度;静电容
中图分类号 TP212.1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近十年来,微气隙结构静电超声传感器被广泛用于气载超声传感器、机器人自动测距、无损扫描、声成像和声显微等领域。随着微加工技术和微电子电路不断发展,将其整合构成微机电系统有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V形槽超声传感器是微气隙静电超声传感器的一种重要类型,弄清楚此传感器的传感机制,建立可靠的先验理论模型,对其内部电容值的分析计算显得非常重要。1995年荷兰学者在一篇IEEE文章中提出通过理论近似公式[4],求得其电容值C0=570pF,与实际的测量值C0=950pF有很大差距,文中明确指出存在脊部分,但忽略了其电容值计算,因而产生较大误差。本文在该文章基础上全面分析了V形槽内部电荷分布情况,提出其电容值的理论计算公式,并对一典型V形槽传感器进行分析计算,得出结果与试验测得值完全吻合。
二、理论分析
微气隙结构静电超声传感器的物理结构[1][3][4][5]如同图1所示电容器,它由一个镀有金属电极得可动极板(膜片)和一个静止极板(具有90°V形槽背板)构成。
从图1我们可以注意到,这种V形槽的微气隙结构超声传感器可以看作是由图2所示的宽为w长度为dl的微单元构成的。因此,问题的关键是要确定这个微单元的静电容值,这样进而对整个膜片的面积积分就得到这个V形槽传感器的静电容值。此微单元片由气隙部分和脊部分组成。气隙部分由宽w-b,深h的气隙以及厚dm的膜组成,膜片和背板之间受外加电压U0作用,使得此气隙部分电荷发生变化产生电场。因为电压 Edl,所以背板与膜片接触处距离最小,此处电场强度E最强;槽底处距离最大,电场强度最弱。电场强度大小与电荷分布有关,所以电荷分
布应集中在背板与膜片相接触处及附近,槽底附近的电荷几乎没有;脊部分由左右各宽b/2,长dl,厚dm的导电膜片组成,该部分形成一平行板电容器,由于膜片厚度很小,导致其电场强度和电荷密度很大,电容值相应变大,所以此部分电容不能忽略。此微单元片的电容应由气隙电容和脊电容并联组成。
由于V形槽是对称结构,选取槽单元片一半作为研究对象,并建立如图3所示的极坐标系,即π/4角两导电平面模型[1]。其中图中将厚度为dm相对介电常数er的介电材料膜,等效为厚度dm/er的空气膜。气隙内部体电荷密度ρ=0,所以该区域内任意点的电势U满足拉普拉斯方程[2]。
在直接坐标系下有:
(1)
V形槽中,矩形模板的纵向尺寸比横向尺寸大的多,因此可认为系统的几何形状不随z变化,即 。所以(1)式可写成:
(2)
在极坐标系下可化为:
(3)
用半径r和角f有关的函数乘积做式(3)的试探解:
(4)
代入(3)式,则得: (5)
对(5)式进行分离,其每一项是单一变量的函数,同时乘上 ,并令每一项等于常数n2,使得:
;
(6)
求得F的解为:
(7)
用n=0时与半径r无关的式(7)的解:
由给定边界条件: ;
(8)
可解得势函数: (9)
电场强度为: (10)
于是,上电极上的面电荷密度为:
(11)
V形槽单元片气隙电容为: (12)
从而解得: (13)
V形槽单元片脊电容: (14)
V形槽单元片电容: (15)
由于每个V形槽均有相同结构,传感器总电容是所有微单元的电容的和。而静电传感器为圆柱形,等效长度为S/W,即 ,其中,
(a是传感器半径)于是,传感器总电容为:
(16)
即: (17)
三、应用分析
采用上述方法对参考文献[4]中半径a=33.5mm,槽宽w=0.5mm,膜厚dm=8mm,相对介电常数er=3,槽深h,脊宽b的典型静电传感器电容值进行定量计算。用mathematica软件编程,求得不同脊宽对应传感器电容值如表1所示。
本文提出的电容计算公式—式(17)中前半部分即气隙部分与IEEE上提出的近似公式 [4]基本相同,但参考文献[4]计算时认为传感器的脊宽b为0,槽深h就是槽宽w的一半,忽略了脊部分电容。但从上表1中明显可以看出随脊宽度增大产生的脊电容值也随之增大,不可以忽略。从表1我们可以做出断定,参考文献[4] V形槽传感器脊宽应在10mm左右,此时与理论试验值950pF可以达到很好的一致。
四、结论
提出了V形槽静电超声传感器电容值的理论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模型,对静电超声传感器静电场不均匀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其内部电势电场和电荷分布,从而得出传感器电容值理论计算公式。采用此方法计算还存在一些误差。主要原因:计算过程中做了一些近似处理和简化,没有考虑边缘效应;同时在求单个V形槽电容值时忽略了其它槽对该槽电容值影响;另外在施加偏置电压U0后,忽略了膜片发生形变的影响。进一步工作需要对模型进行改进,同时要进一步分析膜片发生形变对面电荷密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葛立峰.微气隙结构超声传感器的理论模型[J].科学通报,1997,42(22): 2387-2390.
[2.] 马库斯.赞思,吕继尧等译.电磁场理论解题方法[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1987:289-293,304-306.
[3.] Li-Feng Ge.Electrostatic Airborne UltrasoNIc Transducers: Modeling and Characterization[J]. IEEE Trans on Ultrasonics,Ferroelectrics and Frequency Control, 1999,46(5):1120-1127.
[4.] Pentti.Mattila, Fabio.Tsuzuki, Hdli.Vaataja, Ken.Sasaki.Electroacoustic model for electrostatic ultrasonic tranducers with V-grooved backplates[J].IEEE Trans on Ultrasonics,,Ferroelectrics and Frequency Control,1995,42(1):1~7.
[5.] <![endif]> J.Hietanen, J.Stor-Pellinen, M.Laukala.A model for an electrostatic ultrasonic transducer with A grooved backplate[J].Meas Sci Technol,1992,3(11):1095-10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