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将微机械陀螺用于火箭炮弹姿态角的测量时,遇到的一个主要困难是火箭炮从接到发射指令到实施发射的时间间隔很短,大约只有几秒钟。而微机械陀螺从冷态到热平衡一般需要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因此必须对陀螺的热漂移进行补偿。本文研究了微机械陀螺的初始漂移,建立了微机械陀螺的初始漂移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计算的递推公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给出的方法可以利用发射前的几秒钟的数据对微机械陀螺的初始漂移进行建模,并且能对发射后的漂移进行准确预报。
关键词:火箭弹; 微机械陀螺; 初始漂移; 建模
1 引 言
在火箭炮弹的飞行过程中对其弹道进行实时修正可以大大提高射击精度,进而提高射击的毁伤率。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要达到相同的毁伤率,使用带弹道修正装置的炮弹可以大大减小弹药消耗。因此研究火箭炮弹道轨迹的实时修正具有重要的军事和经济意义。
导致火箭弹偏离预定弹道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火箭弹运动的初始参数偏离设定值,即初始角度和速度;一是火箭弹飞行过程中环境因素的影响,如风向、风速、气压等。而弹道的修正主要是在火箭弹的主动段进行的。因此只需要测量主动段内火箭的姿态即可。
用微机械陀螺测量火箭弹的姿态会遇到陀螺的初始漂移问题。微机械陀螺具有大约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的初始漂移,因此必须充分预热以后才能正常工作。但是火箭炮弹从下达发射指令到发射这一段时间很短,不可能使陀螺得到充分的预热。因此,要保证陀螺的精度就必须克服漂移的影响。
本文以火箭弹姿态的测量为背景研究陀螺热漂移的建模,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火箭弹姿态测量的简单、快速的递推模型,经实测数据检验,可以满足精度要求。本文具体内容安排如下。在第二节给出了热漂移模型,建模的递推计算方法及误差分析;第三节给出了一个计算实例:最后是简短的结论。
2 陀螺初始漂移的建模
对火箭弹姿态的测量过程可分成两部分,即发射前对陀螺漂移的建模和发射后利用所建模型和测量数据对火箭弹的姿态进行估计,见图1。
图1 姿态的测量过程 以下的工作是以某型号火箭炮为背景展开的。该火箭炮炮弹在空中主动段飞行时间3秒。假设从发射 指令下达到发射建模时间也是3秒,下面就利用这3秒的时间建模。 y(n)=f(n)+e(n),n=1,2,…,N, (1) 本文研究f的建模。设f可由η阶多项式近似
其中θi+1,i=1,…,n为待辨识的系数。于是
将式(3)写成矩阵形式 yN=ΦNθ+eN (4) 其中 当N>η+1时,方程(4)为超定方程。取二次型准则函数 则方程(4)有最小二乘解
这样就得到了漂移模型(2)及其参数 φi-(1,i,…,iη) 则有 又定义
记 RN=RN-1+φTNφN (7) 又记
对式(7)求逆,可得 PN=PN-1-PN-1φTN(φNPN-1φTN+1)-1φNPN-1 (9) 这样式(8)、(9)就构成了计算
上式右边第二项中eN的系数阵(ΦTNΦN)-1ΦTN的范数随N的增加而趋于0。因此估计误差将随N的增加而趋于0。按式(10)计算估计误差 |
图2 各系数误差的方差(η=1)
假设eN的各分量是独立同分布的,且均值为0,方差为σ2e,当σ2e=1时,式(11)的计算结果见图2和图3。从图中可以看出多项式低次项系数比高次项系数有更高的精度。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尽量采用低阶多项式。计算式(3)中由δ引起的f(n),n=η+1,…,N的估计误差
|
图3 各系数误差的方差(η=2) 同前面一样,假设eN的各分量是独立同分布的,且均值为0,方差σ2e=1,计算式(12)得到不同阶次多项式的拟合误差的方差随迭代次数的增加而减少的情况,结果示于图4。从图4可以看出,利用低阶多项式更容易得到高精度的拟合结果。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尽可能采用低阶多项式。 |
图4 多项式的拟合误差 3 计算实例 我们对清华大学研制微机械陀螺的初始漂移进行了测试。一条典型的漂移曲线示于图5。
|
图5 陀螺漂移曲线 式中τ为曲线的曲率,k为斜率,t为时间。可以看出该误差与曲率和斜率有关。曲率和斜率越大,该误差越大。设在t=3秒钟内用直线替代陀螺漂移曲线,由式(13)可算得由此引出的误差ε1.5×10-6(V),该误差满足使用要求,因此可选η=1。 4 结 论 本文以火箭弹姿态的测量为背景,研究了一种简单的可以在线运行的微机械陀螺初始漂移建模方法。有以下主要结果: |
图6 漂移的建模和预报结果 a.用代数多项式拟合微机械陀螺的漂移是可行的,精度可以满足要求。在拟合时应尽量采用低阶多项式; 作者简介:张奕群(1962-),男,汉族,四川青神人,博士后,从事系统建模、仿真与控制工作。 参考文献: [1]马宝华.MEMS技术在引信中应用的趋势分析[R].引信动态特性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研究报告,199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