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智能交通系统与公安综合指挥系统中各业务子系统的关系[1]

   2023-09-13 互联网2220
核心提示:ITS智能交通系统,作为城市交通智能化建设的基础,已经在国内推广多年。本文将对ITS智能交通系统以及它与公安综合指挥系统之间的

ITS智能交通系统,作为城市交通智能化建设的基础,已经在国内推广多年。本文将对ITS智能交通系统以及它与公安综合指挥系统之间的联系做一论述,重点探讨智能交通系统与公安综合指挥系统中各业务子系统的关系,以及现阶段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趋势。

一、 概要介绍

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交通信号控制、电子警察系统与道路监控系统开始在城市交通路口得到广泛运用,成为城市智能交通路口建设的主要子系统工程。其中,交通信号控制作为城市交通控制,解决道路拥堵的重要技术手段,在本文中作了概要的介绍,本文还从电子警察的传统应用模式和道路监控的行业需求作了相应描述,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城市智能交通的发展提供一个有效的解决思路,为智能交通建设的远期规划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避免重复投资。

二、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简介

1、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我们在讨论交通信号控制时,首先最主要关心三个设置参数,即相位、配时与时段设置。一般解决方案都是围绕优化配时方案,合理放行路口路段的交通车辆和行人而配套的设置方案,所以,我们现在主要把握住这三个基本设置方案就可以了。

相位设置:一个相位周期完成某个交通路口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人行和车辆的放行;配时设置:定义每个相位的运行时长(即:某个相位绿灯,绿闪和黄闪时间)。时段方案:描述了每日各个时间段采用何种配时设置的方案。我们可以看出通过上述三个参数的基本设置,就可以基本定义一个平叉路口的放行方案,但是,上述方案并不能动态准确的描述各个时段,如果要更加精确的进行配时设置,只能根据我们对交通流量大小的肉眼观察的经验值进行参数设置。所以,为了更加理想的对交叉路口进行交通规划,合理完成配时方案的自动生成,适时动态优化绿信比参数,那么就需要结合我们下面所谈到的车流量检测分析子系统和交通流量动态预测子系统。

2、车流量检测子系统

车流量检测系统,按收集流量的传感器不同来分类,主要包括地感和视频二大类。地感线圈收集到的交通流量反馈给单点式交通信号控制主机后,即可方便的预测下个红灯周期和配时方案的改变状态。而视频作为车流量检测系统,在不考虑上下游相关路口流量变化的交通流数据的影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较为模糊的视频交通信号检测系统,从而经济地实现单点式交通感应控制。

具体方式为:在路口规划多个虚拟的视频线圈,通过检测经过线圈车流量信息的大小,动态地为下个周期相应相位的配时方案增加或减少配时设置。本方案是不在指挥中心面控模式下解决交通拥堵的放行思路,较为适合中小城市的道路交通控制。但是对较大城市在进行感应控制时,还需结合各个相关路口的交通流量信息,进行相应的协调化处理,我们称之为指挥中心面控,实现指挥中心面控的集中协调式交通信号控制的前提是车流量预测分析子系统的建设。

3、交通路口仿真系统与车流量预测分析子系统

交通路口仿真系统在基于交通流的宏观仿真、车辆行为的微观仿真模型以及信号灯配时理论的基础上,适用于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模拟交叉路口车流通行状况和交叉路口信号灯相位的设置等领域的交通系统的设计和分析。

交通路口仿真系统由以下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交叉路口道路结构设计

·交叉路口道路仿真及分析

·交叉路口信号灯配时

交通路口仿真系统面向各类交通规划部门或决策部门,可以从多种数据源导入或用户自己创建交通路网模型,并设置交叉口信号灯等仿真参数,经过仿真运算,动画显示仿真过程,并用多种方式显示统计结果,从而为各类交通规划人员提供离线规划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提高规划的精度与效果,或作为交通决策部门的决策支持工具。

交通路口仿真系统为城市交通信号的绿性比参数设置的优化提供了良好的数据模型和理论依据,为基于指挥中心面控的城市路口交通信号控制的配时方案的自动生成提供了解决方案。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