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坚持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并举,外出务工和返乡创业并举,把人口压力转化为增收优势。推动劳务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大力开展农民的非农技能培训,全年非农技能培训达到3000人次以上,全市农民通过外出务工人平增收50元以上。重点开展纺织、电子装配、食品加工等市内紧缺工种的培训,为市内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第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加大对农村的投入。重点抓好以上百里洲堤防整险加固为主的长江、沮漳河险工险段整治工程,“六小”水库整险加固工程和基本农田保护工程,全面启动灌区主渠系及末级渠系建设工程,逐步改善农业和农村综合环境,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积极探索兴办村级公益事业的新途径,引导群众在自觉自愿和量力而行的基础上,按照“一事一议”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财务公开、村民自治的原则,兴办群众急需的公益事业。努力探索农村中小型公益事业建设、管理和使用市场化、民营化的新路子,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兴办农村公益事业。
(三)锲而不舍招商引资,加快推进对外开放进程。
要以开阔的胸襟、开明的心态、开放的举措,继续坚定不移地举全市之力招商引资,大力引进外资、民资,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推动沱江加快发展。
第一,着力强化招商引资。一是更新招商理念。坚持量质并重,引资选资并重,适度提高招商门槛,全力主攻国家鼓励类、占地相对较少、对优化产业结构作用明显的项目。重点引进外资项目和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规模项目、产业特色鲜明的配套项目、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项目。抓好项目清理,对达不到投资密度的项目,要压缩供地规模;达不到环保要求的项目,要“腾笼换鸟”,落实新项目。二是创新招商方式。按照“广泛收集信息,专业队伍出击”的办法,在加大存量招商、园区招商、以商招商、小分队招商力度的同时,更加注重采取产业招商、企业招商、专业招商和以商引商等手段,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抽调专人,在沪、浙、苏、粤等地设立窗口,做到招商引资经常化、制度化。三是全面落实项目责任制。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投入、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意识,不断完善强化抓项目的领导机制和考核机制,实行领导挂帅、责任到人、定期调度、严格考核,一周一督查、半月一汇报、每月一通报。确保全年引进投资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的项目4个以上,投资过5000万元、利税过500万元的项目6个以上,投资过1000万元、利税过100万元的项目10个以上;争取国债和专项资金3000万元以上。突出考核竣工纳税项目,对奠基久不开工、开工久不竣工、竣工久不投产、投产久不纳税的项目要逐一排查原因,采取措施,确保尽早发挥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