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紧抓加快发展第一要务,力促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我县来讲,就是要集中精力、集中心思抓经济、搞建设、促发展。全县各级党政组织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用发展的观点、改革的观点、创新的观点,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向规模化运作、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方向转变,着力加快“五个提升”,实现“六个突破”,促进县域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加快“五个提升”:
加快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要跳出传统农业的思维定势,加大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坚定地推进马铃薯、种草养畜、特色种植三大基地建设,加快培育发展三大产业。当前和今后要把优先发展“两业一区”作为全县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做大做强马铃薯、种草养畜两大支柱产业和葫芦河川道经济核心区,全面完成“642”种植任务,着力构筑具有地方特色优势的经济增长点。在马铃薯产业上,要全面完成60万亩马铃薯种植任务,其中要重点抓好30万亩优质专用脱毒薯基地建设,建立完善“四位一体”的优质专用脱毒种薯繁育推广体系,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产出效益。要加快马铃薯高新科技示范园配套设施建设,坚持边建设、资源优势,优先发展对县域经济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龙头主导产业,集中发展特色产业、非农产业,重点扶持发展优质型种植业、规模型加工业和特色型舍饲养殖业,打造具有区域核心竞争力的规模经济,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努力提高粮食单产和总产。
加快提升工业化水平。继续按照“强龙头、抓民营、建园区、创品牌”的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县委、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把工业化和产业化、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工业发展扶优扶强的各项政策措施,在坚持县级领导帮扶重点企业的同时,从县直经济综合部门选派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干部到企业挂职锻炼,集中抓好马—铃薯淀粉、草畜、亚麻、小秋杂粮、建材等加工企业,大力提升工业化水平。一要突出抓好企业改制增效。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形式”的要求,围绕产权制度改革这个核心,采取联合、兼并、参股、改制、改造等形式,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把现有国有、集体企业全部改制为股份制企业或民营企业,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特别要加快对傻傻集团公司等国有企业的改制脱困步伐,激发企业活力,提高经营效益。二要突出抓好壮大龙头企业。紧紧围绕淀粉、草畜、特色种植等优势产业,重点以淀粉公司、华绒公司、惠民骨制品公司、兴亚公司等企业为依托,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和民营运作的方式,通过招商引资新上一批、技术改造壮大一批、瞄准优势培植一批、深化改革嫁接一批的运作方式,对现有企业资源进行整合,盘活存量资产,壮大企业规模,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和竞争力,下大气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要突出抓好技改项目建设。按照“专、精、特、新”的方向,积极调研论证和新上工业项目,加大马铃薯、畜产品、亚麻、建材等优势产业技术改造力度,提升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加快产业的优化升级,以总量扩张拉动工业化进程。重点要抓好马铃薯生粉、草畜产品、小秋杂粮综合加工,华绒公司拖鞋生产线,兴亚公司长纤维和麻屑板生产线,惠民骨制品公司磷酸氢钙生产线,农丰公司空心砖生产线以及嘉兴建材公司欧式彩瓦生产线等一批有规模、有效益、有显著带动效益的龙头项目。同时,加大项目开发储备工作,做到建设一批、申报一秕、论证一批,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和活力。四要突出抓好工业园建设。要把县城金豆工业园和兴隆单家集民族工业园办成科技含量高、发展活力强、特色优势鲜明的样板园区,采取“大配套一步到位,小配套跟随项目”的办法,继续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全面落实土地、资金、技术、人才和项目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把论证成熟的项目推介给县内外工商企业、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家,以“一园多区”的形式,引导优势资源向园区聚集,着力打造“清真、淀粉、绿色”三大品牌,把工业园建成工业力口速发展的重要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