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简要比较了PLC的继电器和晶体管两种输出类型的工作原理及特点,提出了在选型和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关键词:PLC输出类型、继电器、晶体管 1.引言 PLC的输出类型有继电器和晶体管两种类型,两者的工作参数差别较大,使用前需加以区别,以免误用而导致产品损坏。本文简要介绍了继电器和晶体管输出的特点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2. 继电器和晶体管输出工作原理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如图1所示)。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从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看出,它是一种机电元件,通过机械动作来实现触点的通断,是有触点元件。
晶体管是一种电子元件,它是通过基极电流来控制集电极与发射极的导通。它是无触点元件。3. 继电器与晶体管输出的主要差别 由于继电器与晶体管工作原理的不同,导致了两者的工作参数存在了较大的差异,下面以艾默生EC系列PLC相关数据为例进行比较说明(输出口主要规格参见表1) (1)驱动负载不同 继电器型可接交流220V或直流24V负载,没有极性要求;晶体管型只能接直流24V负载,有极性要求。 继电器的负载电流比较大可以达到2A,晶体管负载电流为0.2-0.3A。同时与负载类型有关,具体参见表1。
| 项目 | 继电器输出端口 | 晶体管输出端口 | ||
| 外部电源 | 250Vac、30Vdc以下 | 5~24Vdc | ||
| 电路绝缘 | 继电器机械绝缘 | 光耦绝缘 | ||
| 动作指示 | 继电器输出触点闭合指示灯点亮 | 光耦被驱动时指示灯点亮 | ||
| 开路时漏电流 | / | 小于0.1mA/30Vdc | ||
| 最小负载 | 2mA/5Vdc | 5mA(5~24Vdc) | ||
| 最大输出电流 | 电阻负载 | 2A/1点;8A/4点组公共端;8A/8点组公共端 | Y0、Y1:0.3A/1点其他:0.3A/1点0.8A/4点1.2A/6点1.6A/8点8点以上每增加1点允许总电流增加0.1A | |
| 感性负载 | 220Vac,80VA | Y0、Y1:7.2W/24Vdc其他:12W/24Vdc | ||
| 电灯负载 | 220Vac,100W | Y0、Y1:0.9W/24Vdc其他:1.5W/24Vdc | ||
| 响应时间 | ON-OFF | 最多20ms | Y0、Y1:10us其他:0.5ms | |
| OFF-ON | 最多20ms | |||
| Y0、Y1最高输出频率 | / | 每通道100kHz | ||
| 输出公共端 | Y0-COM0;Y1-COM1;Y2以后至多每8个端口使用1个公共端,每个公共端之间彼此隔离 | |||
| 熔断器保护 | 无 | |||
| 负荷容量 | 动作频率条件 | 触点寿命 |
| 220VAC,15VA | 1秒ON/1秒OFF | 320万次 |
| 220VAC,30VA | 1秒ON/1秒OFF | 120万次 |
| 220VAC,60VA | 1秒ON/1秒OFF | 30万次 |
目前市场上经常出现继电器问题的客户现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出现故障的输出点动作频率比较快,驱动的负载都是继电器、电磁阀或接触器等感性负载而且没有吸收保护电路。因此建议在PLC输出类型选择和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一定要关注负载容量。输出端口须遵守允许最大电流限制(如表1所示),以保证输出端口的发热限制在允许范围。继电器的使用寿命与负载容量有关,当负载容量增加时,触点寿命将大大降低(如表2所示),因此要特别关注。(2) 一定要关注负载性质。根据第4节的分析,感性负载在开合瞬间会产生瞬间高压,因此表面上看负载容量可能并不大,但是实际上负载容量很大,继电器的寿命将大大缩短,因此当驱动感性负载时应在负载两端接入吸收保护电路。尤其在工作频率比较高时务必增加保护电路。从客户的使用情况来看,增加吸收保护电路后的改善效果十分明显。
根据电容的特性,如果直接驱动电容负载,在导通瞬间将产生冲击浪涌电流,因此原则上输出端口不宜接入容性负载,若有必要,需保证其冲击浪涌电流小于规格(见表1)说明中的最大电流。(3) 一定要关注动作频率。当动作频率较高时,建议选择晶体管输出类型,如果同时还要驱动大电流则可以使用晶体管输出驱动中间继电器的模式。当控制步进电机/伺服系统,或者用到高速输出/PWM波,或者用于动作频率高的节点等场合,只能选用晶体管型。PLC对扩展模块与主模块的输出类型并不要求一致,因此当系统点数较多而功能各异时,可以考虑继电器输出的主模块扩展晶体管输出或晶体管输出主模块扩展继电器输出以达到最佳配合。
事实证明,根据负载性质和容量以及工作频率进行正确选型和系统设计,输出口的故障率明显下降,客户十分满意。
本信息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自动化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