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客户的需求:在屏中运行eHMIBuilder组态软件,方便将屏中以数据组的方式存盘的数据上传到上位机,进行读取、查看;数据量较大时并可手动删除某一时间段的历史数据的问题,eHMIBuilder用这样的方式可以解决,在上位机运行DBMClient.exe,其所在的默认路径是D:HMITECHeHMIBuilder1.0Out下。经过以下的配置就可以很轻松的把下位机的数据读到上位。
步骤:
首先,在下位机的工程中,将要上传到上位机的数据,以数据组的方式进行保存;例如在下位机的工程中建立一个数据组,数据组名是test
在下位机的工程中运行脚本exec "DBMServer.exe",SCADA启动时执行即可
然后,在上位机建立一个ODBC数据库,目的是将eHMBuilder下位机数据组中的数据读到上位机后保存在数据库中;
建立数据源的步骤是:
在上位机的管理工具————数据源(ODBC)中,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在系统DSN中
点击添加
双击需要建立的数据库的类型:Microsoft Access Driver
添加数据源名:读取下位机数据
在数据库下面选择需要连接的数据库:采集数据库.mdb
点击确定。
则在系统DSN中完成对数据源的建立;
还要在数据采集.mdb中建立一个表,表中的字段要与下位机中数据组中的字段相吻合。
最简单的方法是:
将下载到下位机的工程,在通用版中打开,
数据组态下拉菜单中,选择设置ODBC数据源/数据表
在配置中选择系统DNS数据源:读取下位机数据
选择数据组:test
添加表名:test
点击创建数据表,则表创建成功
在上位机的路径:"D:\HMITECH\eHMIBuilder1.0\Out\DBMClient.exe"
打开应用程序DBMClient.exe
配置数据源,表名数据组名,想要读取数据的时间段,服务器IP是指TPC的IP地址;
点击读取,则会有读取数据成功!的提示
此时在上位机打开数据库,则所需下位机的数据全部读到上位机里来了。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自动化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