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以提高食品药品监管水平为核心,强化食品药品监管。要切实抓好基层监管网络建设。农村市场始终是食品药品监管的薄弱环节。加强农村食品药品供应和监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也是做好全县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基础。去年,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经过探索实践,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药品监管网络,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据调查,基层药品违法案件有些是通过基层监管网络发现的,达到了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的效果,不仅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和扩大,而且基层药价还下降了10—20%,得到了基层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欢迎。要依托现有的网络框架,有效整合基层监管资源,积极探索基层食品药品综合监督的有效途径的措施,尽快形成乡有协管员、村有信息员,横到边、纵到底的基层监管网络,真正实现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无缝隙覆盖、无漏洞管理。
要积极创新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适应食品药品行业发展快、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的新形势、新任务,大胆创新监管手段,严格落实监管措施。在工作思路上,要着力促进食品药品监管由重事前审批、轻事后监管,向审批与监管并重转变;由重集中整治、轻日常监管,向经常性、制度化动态监管转变;由重投诉查处、轻前期监管,向防范在先、关口前移转变,真正实现静态与动态,事前、事中、事后监管的有机结合。在监管体制上,要按照“全县统一领导、乡镇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落实监管责任,形成监管合力。在工作机制上,要抓紧建立和完善食品药品市场预警机制、快速反应机制和应急处置预案,不断提高应对和处置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的能力。
要大力加强执法监管队伍建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当前,要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以强化教育培训为核心,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高度重视市场经济条件下食品药品监管能力建设,努力锻造一支政治素质强、工作作风正的执法队伍。要始终做到公正执法、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坚决纠正和查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及随意执法、以罚代管等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