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井数据即时通讯服务软件的研发与应用

   2024-02-18 互联网800
核心提示:一、工作原理 录井数据即时通讯服务软件是在腾讯RTX Server所提供的扩展功能(API接口)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集成了对录井数据

一、工作原理
录井数据即时通讯服务软件是在腾讯RTX Server所提供的扩展功能(API接口)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集成了对录井数据流的管理与监控等功能。它包括对录井数据从传输、接收、验收、入库全过程数据处理的监控与管理,实现了数据传输处理与企业即时通信系统的无缝连接,将数据管理接入了企业信息交互平台。

  二、应用范围与运行要求
录井数据即时通讯服务软件是基于Server API的扩展,可实现企业应用在即时通信、人机交互,以及无线应用等方面的快速增强。

服务器端:必须安装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0 及以后版本;Tencent RTX Server v3.6 及以后版本、 RTX SDK v3.6 及以后版本。

客户端: 安装Microsoft Windows9X/2000/XP操作系统;如果需要使用用户状态感知,IM消息发送,消息提醒功能,还需要安装RTX腾讯通客户端。

  三、关键技术

  (一)API接口系统架构

RTX Server为开发人员提供的API接口主要包括两部分:服务端和代理端,其中服务端安装在RTX Server所在机器上,代理端安装在调用API的应用服务器上。

  
系统架构如下:


[img]20061222971815760.gif[/img]


RTX Server SDK API 与SDK服务器可以安装在不同服务器上,他们之间通过TCP通信。通过使用SDK API可调用RTX Server所提供的扩展功能。

  (二)搭建数据网络即时通信平台
  录井数据即时通讯服务软件采用C++ Builder为开发工具,以系统后台服务的形式运行于系统进程中,服务器开机会自动运行该数据监控服务。前方采集到的录井数据经各种传输渠道最终汇聚到局网数据服务器,通过对数据处理组件处理数据过程的监测开发数据监控服务组件,实现自动向数据流各个相关环节或部门发送数据处理消息提醒。在公司内部以及前线生产小队之间搭建了录井数据即时通信平台,解决了前线小队与管理部门之间的通信与沟通问题。

由于录井数据信息量较大,特别是人工录入的数据信息,几乎包括了钻探过程中所有的工程与地质信息。在数据信息网络自动传输技术已经解决的前提下,如何在服务器端将数据文件自行解压、容错处理、入库是本系统需要着重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难点,是系统能否实现从前端数据采集、发送,到传输、入库等全过程自动化执行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实现“无人值守”技术的关键所在。

解决这一问题的第一步是数据自动解压缩技术。前端采集到的数据以ZIP的数据压缩方式进行压缩。经过对ZIP数据压缩格式以及压缩算法的解剖和分析,制作了对应的ZIP数据解压缩控件。经测试,能够准确无误地完成ZIP压缩文件的解压工作。

由于网络数据传输存在数据链路阻塞、数据包丢失等诸多可能造成异常数据的出现,而错误数据入库可能给数据检索造成预想不到的问题,也会给用户的数据浏览带来不利影响,降低系统的整体应用性能。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错误数据的入库率,需要在数据入库之前进行数据容错检查。根据对日常录井过程中采集上报的各类错误数据的综合分析,建立了一套录井数据容错方案。在数据入库前,首先针对各类数据的不同特点进行容错检查,对于可能影响后期数据浏览效果的明显错误,进行适当的修正。经过容错检查和修正后的数据方可进行入库操作。

  四、应用效果
(1)首先与录井数据流各环节相关单位用户在自己电脑上须安装有RTX客户端程序,并以RTX服务器建立的用户帐号登录到RTX服务器。

(2)录井小队用户要以实际小队名称为帐号登录RTX服务器,这样数据监控服务会根据接收到的录井小队名称向其发送即时消息。因此各相关用户都是实名制帐号管理,保证网络安全及责任划分明确。

(3)在传输数据以及服务器进行数据处理等过程都会以RTX提醒信息的方式通知小队人员、数传监测人员等用户。这种方式不影响其它正常工作,只做提醒。

(4)用户在传输数据后的1分钟之内可以收到RTX发送的数据已接收信息,2—3分钟可以接收到数据已经处理的信息。如果小队传输的数据有误,RTX信息会提示出错信息。

(5)同时资料申请验收与审批的消息也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即时地传递,极大地促进了录井数据资料在传递过程中流程的规范性与科学性以及工作衔接的紧密性。数据处理与监控服务组件模块即时消息提醒见下图。
[img]20061222974594252.gif[/img]

该系统的应用改变了生产一线与指挥、管理部门信息交互的模式,由过去传统的数据人工上报方法过度为网络化、自动化的信息提交、发布。

由于系统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后方管理部门可以实时了解掌握生产动态,便于及时做出决策。充分发挥了地质录井数据源头与信息网络系统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