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利用广义惠更斯-菲涅耳衍射积分公式,研究了平顶多高斯光束通过球差透镜的聚焦特性。推导出轴上光强分布的表达式,并对轴上光强进行大量的数值计算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平顶多高斯光束的阶数 N 一定时,透镜的球差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光束的聚焦特性;当透镜的球差一定时,N 值的改变将影响轴上最佳聚焦点的位置;当无球差时,轴上最佳聚焦点并不在几何焦点处,轴上最佳聚焦点位置随着 N 值增加向几何焦点靠近,例如当阶数N 由0 增大为1 时,则归一化最佳聚焦点由0.91 增大到0.98。
引 言
光束通过透镜的聚焦特性一直是令人感兴趣的课题[1-2],尤其是通过球差透镜的聚焦特性更是如此[3-4]。最近 AnthonyA. Tovar 提出了平顶多高斯光束[5],它是由 2N+1 束位于不同位置具有相同束腰尺寸的基模高斯光束叠加而成的,该光束不仅具有平顶高斯光束的许多优点,还有可分解的衍射特性,预期将来会在某些领域得到应用,同时Anthony A. Tovar 还研究了该光束通过近轴 ABCD 光学系统时的传输特性。本文在此基础上,利用广义惠更斯-菲涅耳衍射积分公式,研究了平顶多高斯光束通过球差透镜时的聚焦特性,重点对轴上光强分布进行了详细的计算研究,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和讨论。
1 理论推导

如图1所示波长为λ(波数为k=2π/λ)的平顶多高斯光束被焦距为f 的透镜L 聚焦。设入射平顶多高斯光束的光腰位于透镜处(z=0),则入射面上的场分布为[5]


![]()
(9)式为平顶多高斯光束通过无球差透镜时的轴上光强分布公式,与文献[10]中公式(27)的结果相吻合。
2 数值计算与分析
图2 所示为球差一定情况下平顶多高斯光束通过球差透镜的轴上光强分布,其中,Nw=1。由图 2(a)可以看出,当透镜无球差(kS1=0)时,最佳聚焦点(轴上的最大光强处,或称为实际焦点)并不在几何焦点(z/f=1)处,这个现象即为众所周知的焦移现象;由图2(a)、(b)可以看出,当透镜球差大于等于零时,随着阶数 N的增大,轴上最佳聚焦点向几何焦点靠近;当 kS1大于某一正值如(kS1=0.3)时,随着阶数 N 的增大,最佳聚焦点可以实现无焦移,甚至是超过几何焦点,如图2(b)所示;由图2(c)可以看出,当透镜具有负球差时,随着阶数 N 的增大,轴上最佳聚焦点将逐渐得向透镜方向靠近;当kS1取一定负值(如kS1=-0.3)时,聚焦光场轴上点的光强将出现抖动,具有多个极大值与极小值,并且随着阶数 N 的增大抖动频率、幅度都将增大,如图2(c)所示。


图3 为不同阶数的平顶多高斯光束通过球差透镜的轴上光强分布,计算参数为Nw=1,其中,I0max表示球差为零时聚焦平顶复和高斯光束轴上的光强最大值。图3表明,在光束阶数不变的情况下,最佳聚焦点的位置随着透镜球差系数的增大而向右移动,也就是说,当球差系数为负时,最佳聚焦点的位置随着球差系数绝对值的增大而向透镜方向移动;当球差系数为正时,最佳聚焦点的位置则随着球差系数增大而远离透镜向右移动,可以实现最佳聚焦点与几何焦点重合,甚至是超过几何焦点。比较图3(a)、(b)可以发现,阶数N 越大,实现最佳聚焦点越过几何焦点,所需要的球差系数值则越小。由图3(a)还可以看出,当N=1 时,kS1= -0.2 与 kS1= -0.3 分别对应的轴上最佳聚焦点的光强比无球差时的最佳聚焦点光强大;但是当N=3 时,kS1= -0.2 与 kS1= -0.3 分别对应的轴上最佳聚焦点光强却比无球差时的最佳聚焦点光强小。
3 结 论
本文研究了平顶多高斯光束通过球差透镜的聚焦特性,对轴上的光强分布进行数值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平顶多高斯光束通过球差透镜的聚焦特性,不仅与透镜的球差系数有关,还与平顶多高斯光束的阶数 N 有关。当透镜的球差系数取一定的正值时,通过改变阶数 N,可以使最佳聚焦点位于几何焦点的两边,也可以位于几何焦点处;当光束阶数 N 一定时,最佳聚焦点的位置随球差系数的增大而向右移动,当高斯光束菲涅耳数取一定值时,最佳聚焦点可以从几何焦点的左侧移动到几何焦点的右侧。
参考文献:
[1] 王喜庆,吕百达. 拉盖尔-高斯光束的聚焦特性[J]. 激光技术,1996,20(3):185-190.WANG Xi-qing,Lü Bai-da. Focusing properties of Laguerre-Gaussian beams[J]. Laser Technology,1996,20(3):185-190.
[2] 王喜庆,陈亚男,吕百达. 余弦-高斯光束通过光阑-透镜分离系统的焦移[J]. 光电工程,2003,30(2):41-46.WANG Xi-qing,CHEN Ya-nan,Lü Bai-da. Focal shift of cosine-Gaussian beam passing stop-lens separating system[J].Opto-ElectroNIc Engineering,2003,30(2):41-46.
[3] Ji-xiong PU,Hui-hua ZHANG.Intensity distribution of Gaussian beams focused by a lens with spherical aberration [J].OpticsCommunication,1998,151:331-338.
[4] 季小玲,吕百达. 高斯光束通过球差透镜的聚焦特性[J]. 激光技术,2001,25(2):150-153.JI Xiao-ling,Lü Bai-da.Focusing property of Gaussian beams through a spherical aberrant lens[J]. Laser technology,2001,25(2):150-153.
[5] ANTHONY A Tovar. Propagation of flat-topped multi-Gaussian laser beam[J]. J Opt Soc Am,2001,A18(8):1897-1903.
[6] Stuart A COLLINS, Jr. Lens-system diffraction integral written terms of matriax optics[J]. J Opt Soc Am,1970,60(9):1168-1177.
[7] 蒲继雄. 利用球差透镜获得超衍射极限聚焦[J]. 中国激光,1999,26(6):542-546.PU Ji-xiong. Lenses with Spherical Aberration for Generating Subdiffraction-limited Focusing[J]. Chinese Journal of Laser,1999,26(6):542-546.
[8] Ji-xiong PU. Focusing Gaussian beams by an annular lens with spherical aberration[J]. J Modern Optics,1998,45(2):239-247.
[9] I S GRADSBTEYN,L M RYZBIK. Table of Integrals, Series, and Products 6thed [M]. New York:Academic Press,2000.
[10] Bing-zhong LI,Bai-da Lü. Irradiance-moments characterization of off-axis Gaussian beam combinations by means of theWigner distribution function [J]. Optik,2002,113(11):469-475.
基金项目: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资助课题(02GY029-54);西南交通大学校基金项目(2004B19)
作者简介:王庆峰(1979-),男(汉族),福建福州人,硕士生,主要从事激光传输与变换研究。E-mail:wangqingfeng173@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