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在朝阳北路的这个小区里,业主入住半年多了,开发商当初承诺的“可视对讲门禁”依然没有安。
在目前尚不规范的房地产市场上,买房似乎成了“聪明人的游戏”,许多陷阱等着你,如果眼不明、心不亮而又缺乏经验,那就只有等着吃亏了。
买房子,本是件高兴的事。但许多人购房后总有一堆怨言,有的甚至后悔,“怎么就轻易上了当呢?”
让维权意识深入人心
如今3·15已成为消费者的盛大节日,尽管还有许多老问题一时难以解决,还会有许多新问题层出不穷;但是3·15的作用有目共睹:提高了消费者的维权意识。顾客能否真正成为上帝,说到底,取决于消费者维权意识的觉醒和维权行动的普及。
当你面对一个又一个购房陷阱,当你的孩子读到一本错误百出的课本,当你在商场购物后一直没拿到发票,当你的个人资料成为别人的发财工具,当你把车停在路边遇到乱收费……你会怎么想?怎么做?本报推出五个版的“维权出击”,如果对你的维权意识和行动有所帮助,善莫大焉。毕竟,我们都是消费者,让维权意识深入人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迟国维
既成事实进了圈套想逃也难
吕女士在朝阳北路买了一套一室两厅的商品房,现在已经住了进去,而让她与家人苦恼的是现实情况与楼书上的宣传差别很大,硬件设施也不到位。现在购房款也交了,人也住进去了,按照她所在小区物业的说法就是“等”。如吕女士所说是进了圈套,想逃也难。
吕女士说,选房前看到楼书里着重介绍了“英式管家服务”,按曾经在英国生活过两年的她理解就是“特体贴的绅士服务”。此外,楼书里还提到24小时保安、车位设置1∶1、门禁系统完备等等。
住进来以后,24小时的保安时有时无,尤其是到了深夜根本不见有人巡夜。“前阵子我听说楼里连续丢了两辆自行车,要真是24小时保安,这种事就可以避免啊!”现在该街区的业主们已经入住半年了,但单元门的门禁系统,还有家里的可视对讲,还都露着线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