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用类信托产品之所以存在,主要是各家银行的需求拉动,而不同性质和规模的银行与信托公司开展此项业务的动机和原因有所不同。
操作模式
银行信用类信托产品按照操作模式不同,具体分为以下3种类型:
银行资产回购型
信托公司以发行信托计划所募集的资金向银行购买特定的贷款资产,一定期限后由银行溢价回购。
银行担保型
信托公司发行信托计划募集资金,以贷款的方式发放给借款人,由某家银行为借款人偿还信托贷款提供担保。
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型
信托公司设立一个专门机构,称为特别目的载体(简称SPV),商业银行将信贷资产的所有权通过信托方式转移到该机构,此后由该资产的所有权支持形成信托受益权,投资者购买由信托公司发行集合信托计划中所包含的信托受益权。目前,此类型信托只有中诚信托和中信证券、工商银行、瑞士第一波士顿银行4方合作发行过一支\"工商银行宁波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集合信托计划\"作为试点,其它信托公司还没有大面积开展。
收益情况
目前银行信用类信托产品已到期多支,均按照原信托计划合同的约定返还了本金并实现了预计收益率。由于该类信托产品的低风险性,所以相应地,它的收益率水平也是信托产品中最低的。但以2年期产品为例,其目前每年3.8%~4.5%的收益率仍远高于同期限的定期存款和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根据各信托公司公布的收益分配报告和到期清算报告统计,银行信用类信托产品的收益率水平如下:
2003年发行的信托产品中,已到期的1年期产品所实现收益率水平在3.2%左右,2年期产品实现收益率水平在3.8%左右。
2004年发行的信托产品中,已到期的1年期产品所实现收益率水平在3.3%左右,未到期的1年期产品平均收益率在3.7%左右,未到期的2年期产品平均收益率在4%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