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党重新恢复和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回顾改革开放20多年的历程,我们党经历了几次大的思想解放。每一次解放思想,都带来观念大更新、经济大发展和社会大进步。
第一次解放思想,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通过深入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人们从长期盛行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思想禁锢中突破出来,全面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第二次解放思想,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央明确提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全面进行以城市为重点、以搞活国有企业为核心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由农村走向城市和整个经济领域,乡镇企业得到迅猛发展。
第三次解放思想,是以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为标志,确立了“三个有利于”的价值标准和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进一步形成了关于发展是硬道理、社会主义必须搞市场经济等一系列战略思维。
第四次解放思想,是以党的十五大为标志,确立了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科学标准以及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的重要地位,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和战略性重组,一批企业集团的崛起和众多小企业的放开搞活,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第五次解放思想,是以十六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央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宏观调控,着力解决长期制约经济发展的结构、体制和增长方式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思想大解放的不平凡历程,雄辩地说明了一个道理:以解放思想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既是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拓前进的一条重要的基本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