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控制阀在建筑给水工程中的应用

   2024-02-18 互联网920


1.01.62.5

阀前最高压力1.01.62.5

阀后最高压力0.81.01.0

阀后最低压力0.050.050.05

D、阀前最低压力应大于阀后动压力0.2MPa;

E、生活给水系统可调式减压阀,阀前与阀后的最大压差不大于0.4MPa;在有安静要求的场所(住宅、旅馆、医院)生活给水系统可调式减压阀前与阀后的最大压差不宜大于0.3MPa。当生活给水系统可调式减压阀前与阀后的最大压差值超过上述规定时,可调式减压阀宜串联设置或采取防噪声措施。

(8)当可调式减压阀公称直径不大于50mm时,应采用直线式减压阀;当大于50mm小于100mm时,宜采用先导式减压阀。

(9)对用水量极不均匀的某些高层民用建筑(如旅馆、住宅、医院),在有安静要求的场合,可调式减压阀宜异径并联设置。异径并联设置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按主、副减压阀工作情况和流量特性确定主、副减压阀直径。一般副减压阀宜比主减压阀公称直径小两级或两级以上;

B、副减压阀阀后压力宜比主减压阀的阀后压力高00.020~0.035MPa(动压值)。

注:A、异径并联设置时,通过的设计流量应按不同公称直径的或调式减压阀同时工作计算。

B、异径并联设置只适用于可调式减压阀。

C、主减压阀为直接式减压阀时,可不并联副减压阀。

D、异径并联设置时,主减压阀可不再并连同径减压阀。

(10)可调式减压阀宜水平安装。水平安装时,阀盖宜向上。

(11)消防给水系统的减压阀阀后应有排水设施。

(1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需减压时,减压阀应设置在报警阀前(沿水流方向),与单个报警阀配套设置的减压阀,可不设备用减压阀;与多个报警阀配套设置的减压阀,应设备厂用减压阀。

(13)用于热水供应工程的减压阀,应采用热水型减压阀。

(14)采用干管干管循环方式(半循环方式)的热水供应工程,减压阀设置要求应与冷水工程相同;采用立管循环方式(全循环方式)的热水供应工程,减压阀设置应防止热水循环的破坏,各分区回水管在汇合点压力应平衡。

4、缓闭式止回阀

(1)利用介质自身压力控制并具延时关闭从而达到消除或缓解水锤的止回阀。

(2)缓闭式止回阀组布以下组件组成(沿水流方向);

A、压力表;B、可曲挠橡胶软接头或管道伸缩器;C、过渡器;D、缓闭式止回阀;

E、控制阀(闸阀或蝶阀)。

注:A、缓闭式止回阀阀体本身安装有压力表时,可不再设压力表。

B、过滤器设置有困难时,可以不装。

(3)生活、生产、消防给水系统中,需要在水泵停机时阻止介质回流并消除或缓解由此而产生的水锤现象,宜设置缓闭式止回阀。

(4)缓闭式止回阀应设置在水泵出口段,宜水平安装,阀盖朝上。当垂直安装时,阀盖宜朝外。

(5)一台水泵机组应配套设置一组缓闭式止回阀组

(6)缓闸止回阀的公称通径应与管路公称直径相同。

(7)安装前须冲洗管路。

(8)最佳安装方位为立式,其它方位也可以。

(9)确认系统的工况。压力、口径、介质、介质温度、流量。合理选择缓闭止回阀的规格。

(10)安装时要保持阀门内腔的清洁。

(11)在介质含有杂物较多的情况下,应多清洗过滤装置内网,以保持阀门安全运行。

5、泄压阀、持压阀

(1)一种压力自动控制阀门,它不借助任何外力而是利用介质自身压力进行开启或关闭。阀门开启压力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调节,当压力恢复设定勤以下后,阀门自动关闭,阻止介质继排出。

(2)该阀用于管道中,可对压力波快速反应和快速释放,防止压力急剧增高而损坏管线及设备,特别适用于高层楼房消防系统泄压;并可用于保持主阀上游供水压力恒定。

A、生活、生产、消防给水系统中需要保持管线压力在一定范围内(如1.0Mpa)防止压力突升及消除因流量变化而逐渐增大的压力过高给管路造成危害时,应设置泄压阀。

B、生活、生产给水管路中,需要保持一定区域内管线的压力在某一规定值范围,应设置持压阀。

(3)泄压阀组应由以下组件组成(沿水流方向);

A、压力表;B、控制阀(闸阀或蝶阀);C、过滤器;D、泄压阀。

注:A、泄压阀阀体本身安装有压力表时,泄压阀组可不再设压力表。

B、如介质较为洁净时,可用泄压阀导管系统内微型过滤器代替管道过滤器。

C、安装现场,应有拆卸过滤装置的空间。

(4)泄压阀应设置在设定保护区域管路系统前端,且应在管路系统止回阀之后(沿水流方向)。为防止水泵运行超压和停泵水锤超压而设置的泄压阀应设在水泵房内。

(5)泄压阀应安装在与管路系统并联的泄水管上,并宜水平安装,阀盖朝上。

(6)泄压阀出口端连接的管道,其管径不应缩小。

(7)同系统的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水泵机组可共用泄压阀。

(8)泄压阀出口端排水管应有防止回京戏污染措施和消能装置。

(9)持压阀组应由以下组件组成(沿水流方向):A、压力表;B、控制阀(闸阀或蝶阀);C、过滤器;D、持压阀;E、控制阀(闸阀或蝶阀)

注:A、持压阀主阀体本身带有压力表时,持压阀组可不再设压力表。

B、过滤器应有位移补偿装置。

C、安装现场,应有拆卸过滤装置的空间。

(10)持压阀可设置在干管或支管上,应串联设置在设定保压区域的最未端位置。并宜水平安装,阀盖朝上。

(11)对重要管路,应并联设置持压阀,一用一备。

(12)持压阀出口端连接的管段不应缩小。

(13)持压阀出口端管段可不设压力表。

(14)管路公称直径小于200mm时,泄压阀的公称通径应与管路公称直径相同或小一级规格;管路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200mm时,泄压阀的公称通径宜采用150mm。

(15)持压阀的公换通径应与被保护管路公称直径相同。

(16)泄压含辛茹苦、持压阀的压力等级应根据给水(含消防)系统工作压力来确定。通常应与给水(含消防)泵出水管上的阀门压力等级一致。

(17)如泄压阀排水口位置较远,泄水管路过长(>20m),泄水管口径宜比泄劲压阀阀前管网压力稳定。

(18)消防给水系统在试压过程中,如系统试验压力高于所选用泄压阀的公称压力,应关闭泄压阀前的切断阀门,以免泄压阀损坏或失灵。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