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士]几乎所有人都有理财误区

   2023-03-08 互联网5410
核心提示:  我们在商场买了电器或者其他什么东西,往往会得到一本说明书,但是,为什么我们拿到了钱,却从来没有人给我们使用说明?  

  “我们在商场买了电器或者其他什么东西,往往会得到一本说明书,但是,为什么我们拿到了钱,却从来没有人给我们使用说明?”

  这是中大君融投资顾问公司总裁毛丹平的文章中的开篇问题。接受专访时,她以此来说明用户也需要理财培训。

  除了中大君融的总裁,毛丹平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山大学注册理财规划师(CFP,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的课程设计者。她用“苦口婆心”来形容自己现在的状态。

  和人提及“个人理财”,她就要讲一下正确的定义是什么,更正谈话对象意识里存在的误区。

  “个人理财是指为了实现个人和家庭的生活目标,对个人财务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很多人把银行的理财产品等等金融产品当作消费品买,他们认为理财服务就是买或者卖金融产品。这种心态可能使他们犯致命的错误。实际上,金融产品只是实现个人理财过程的附带产品。”

  毛丹平认为,现代社会的中国人越来越需要一份个人的财务解决方案来实现生活的目标。大部分中国人用钱的习惯来自三个方面:生活的教化、父母的行为、书和媒体的理财教育。

  “几乎所有人都存在理财误区。我看过太多富人变穷的事情了,而穷人如果犯错误,可能就是致命的。”即使是一些公司的财务总监,对个人财富的规划也通常是一团糟,他们甚至对子女的教育、自身的养老都没有系统的考虑规划。毛丹平介绍,她有位朋友曾经拥有30万的存款,而后看中了一套价值50万的房子。当时股市还比较好,这位朋友抱着赚钱买房子的愿望,把30万全投了进去。结果这些年来,她就看着自己的财富一天天缩水,而那套房子也离她越来越远。

  由此,毛丹平的观点是每个人都需要理财规划师,但是与此相悖的是,中国的理财规划师几乎是凤毛麟角。合格的理财规划师要有专业技能,有服务的心态,要牢记关注客户需求是第一位的,还要了解众多的金融产品,而最关键也最难做到的,是有了解客户价值观、生活方式的能力。因为所有的规划都是建立在客户需求基础上的。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