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与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促进了印刷业快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印刷机械产业的快速增长。印刷机械制造业在国家“印刷专项技术改造计划”的支持下,产业规模咸倍增长,不但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而且产品的科技水平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在我国历史上.曾发明泥活字印刷术,推动世界印刷技术的发展,这是印刷技术的第一次革命。西方工业革命以后,我国印刷业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19744年8月国家科技发展计划批准“748”工程,在北京大学王选教授的带领下,研究成功计算机汉字输入系统和第四代激光照排机,我国印刷业摆脱“铅与火”印刷落后现状,进入“光与电”的时代.胶印印刷技术改造大规模展开,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印刷技术革命。在这个时期,胶印设备取代了落后的铅印设备,印刷业进入胶印时代。
我国国民经济进入“九五”规划时期以后,世界印刷科技取得重大成就,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技术,数控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推动了印刷技术和印刷机械设备的发展。1995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举行的德鲁巴印刷技术展览会上,有多家推出CTP产品,使世界为之一震。仅仅过去8年,CTP产品已经走向成熟。有统计表明,到2002年9月止,世界已经安装13500台CTP设备,我国新闻出版业已经进口143台直接制版机,今年书刊出版业也有一家开始引进这种设备,预计2006年国内CTP设备将达到600台。有专家预测:2010年激光照排机将退出欧美市场。传统印刷机械设备应用当代科技成果,自动化水平和印刷质量也有很大提高。
由于国内印刷机械差距明显,致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印刷机械进口国,并出现逐年增长趋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紧跟世界印刷和印刷机械科技发展潮流,已经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我国印刷机械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要认清印刷机械科技发展的走势,认真适时制定应对措施,进一步满足市场对高档印刷机械设备的迫切需求,缩小与国外印刷机械产品的差距,努力扩大印刷机械在国内、国际的市场份额,努力开创印刷机械制造业的新局面。
印刷机械科技发展趋势
根据我国印刷机械制造业现状,印刷机械科技发展趋势可以从发展性和传统性两方面分析以下五大趋势:
1.网络化印刷工作流程已经启动
网络化印刷工作流程是通过若干个供应商的解决方案推动集成化生产的过程。该项工作方式利用一个开放式的结构;网络化、自动化的设备;通过开放式的标准智能集成,采用工业标准JDF (活件定义格式)和PDF(便携式文档格式)实现信息无缝流动,并智能地通过各个系统,从而实现从桌面设计到印刷车间地面,使印品的全部设计信息借助网络由出版社、广告公司或制作中心跨时空、跨地区传递到直接制版机、印刷机及印后设备。实现网络化印刷工作流程,还需要服务器、印易通网络接口、印易通前端软件、印易通网络接口软件,才能实现互联网远程传送活件、样张、签样。总部设在加拿大的克里奥和美国施乐公司已经进行联合,并成功推出在网上控制的实验样机。这项技术整合了整个印刷过程资源的工作流程,使出版周期大大缩短,预计在新闻出版界会很快形成市场,并形成新一轮网络化系统设备进口高峰,这种形势应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应该投入技术力量,研究有关标准、接口、软件和相应设备,使我国的印刷设备适应这种技术的发展。
2.CTP技术代表印刷设备发展方向
CTP技术包括3个概念,即计算机——纸(computer To paper),计算机——版(computer to plate),计算机——印刷机(computer to press)。西方发达国家已相继批量生产由CTP技术研发出的直接制版机、直接打样机、数字印刷机、喷墨印刷机。直接制版机主要供应商如克里奥、赛天使、爱克发、网屏等已提出多种直接制版方案,包括热敏直接制版、光敏直接制版。世界最快的直接制版机,对开版制版速度达170张/小时,四开版达到350张/小时。直接制版机对应的版材品种较多,有银盐版、光聚合版、感光树脂版(柔版印刷用)、聚脂版、PS版、热烧蚀版等等。数字印刷机也有多种方式,如在机制版数字印刷机。胶印数字两用机、 ”无版”数字印刷机、喷墨印刷机、一体机等。我国CTP设备仍在研发阶段,虽然沈阳博集、北大华通、东方通信、营口冠华、北京四通、北京多元等企业已经推出直接制版机样机.但与之配套的激光成像系统、特殊版材、专用油墨开发滞后,因此,CTP技术产业化还有一段较长的路程。
国际CTP技术的产业化,将对我国传统印刷机械设备产生强大的冲击。直接制版机的出现使传统的照相、制版设备——激光照排机、照相机、晒版机等设备面临着强大的市场竞争:计算机桌面系统、排版软件及输出设备的普及应用,已经危及电子分色机、传统打样机的生存,并面临淘汰;数字印刷机的产业化,打破胶印印刷方式一统天下,其中,海德堡D146在机制版印刷机和以色列的无版数字印刷机及理想的一体机、打印机、复印机一起冲击着快印市场,已经对小胶印机为代表的办公印刷市场和照相制版设备构成威胁;数字印刷机的另一翼——海德堡D174和罗兰数字印刷机既可实现传统胶印,又可以进行直接成像印刷,这种大幅面印刷也会对传统胶印市场构成威胁;大幅面喷墨印刷机可以制作街头、车身广告和壁纸,从而构成对纸凹版印刷机、印刷机的威胁。数字印刷机目前适用于”短版”印刷或个性印刷,还不能对大批量印刷的报纸、书刊、包装印刷构成威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短版”和个性化的印品会快速增加,CTP技术设备的快速普及已成定局。
3.绿色环保印刷方式市场扩大
柔性版印刷是凸版印刷方式,它的产生是在解决感光树脂版材及制版设备、水性油墨、网纹辊及其雕刻设备之后发展起来的。柔性版印刷机是一条以柔性版印刷为主,集多种印刷方式和辅助功能为一体的自动生产线。它的试制成功,主要解决了柔性版印刷和上光涂布、丝网印刷、纵横模切、烫金的组合配置,能够一次完成特定商标、折叠纸盒、软包装产品的生产要求。这种设备没有水墨平衡问题,墨路相对简单,定量传墨,水性油墨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目前,我国已进口美国麦安迪、德国捷拉斯等企业200多条生产线,在我国烟、酒包装印刷市场占有率已达80%以上。近年来,国内已有10多家企业开始试制或小批量制造这种产品,进口的势头初步得到扼制。这种印刷方式的市场占有率今后将呈增长趋势。
以世界包装印刷方式变化趋势为例,柔版印刷在包装领域所占比重将会进一步增长国内柔性版印刷机现在主要用于折叠纸盒、瓦楞纸箱、纸袋商标及标签的包装印刷, 国外已经向新闻出版、软包装领域拓展,尤其是欧美地区,60%的报纸印刷采用了柔性版印刷,在这个领域我国还是空白,应该积极组织柔性版报版印刷机的研制开发。国外有的企业在胶印机上采用水性环保油墨,网纹辊定量传墨,也是一种有前途的环保组合方式。
其它绿色印刷机械设备还有水性UV印刷装置、水性UV上光机、干法覆膜机、水性覆膜机等,这些产品的有关技术问题已经解决。
4。印刷机械工作效率不断提高
①自动化水平提高印刷机械自动化水平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机械化、单机自动化、包括辅助操作的自动化和印刷产品制作过程的自动化。印刷过程中还没有实现机械化的手工操作工序主要在印后,不少印刷企业的书刊装订(折页、配页、糊壳)报纸发行(插页、数页、打捆)还是手工操作;在印前,还有的企业采用手工拼版。这些手工操作,完全可以用书刊装订设备、报纸自动发行设备自动排版系统解决。目前,我国对于书刊精装联动线、报纸自动发行设备仍依赖进口,主要进口来自瑞士马天尼和维法、德国的柯尔布斯等。印刷过程单机自动化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印前和印后,如晒版机、拷版机、切纸机、烫金机、模切压痕机等,这些设备的换代产品国内已经可以解决,进口的高档设备有德国的波拉切纸机,瑞士的博斯特模切烫金机和瑞士的自动制版机等。印刷机械辅助操作自动化,对印刷骨干设备一一胶印机而言,除已经广泛采用变频调速、PLC、CP窗、CPU、CPC以外,自动套准、水墨平衡及非线性跟踪、纸张自动变换预调、自动穿纸。自动洗胶皮、 自动换版、 自动上纸、 自动翻转双面印刷、复卷功能、裁单张功能等多数印刷机还没有应用这些成熟技术,主要靠手工调整,这是设备印刷质量不稳定的原因,也是多年来印刷机进口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胶印机主要进口来源是海德堡、罗兰、高宝、小森、三菱、高斯等国外企业。印刷产品制作过程的自动化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印刷信息的传递,也就是数字化工作流程,靠标准化、软件和硬件相应的接口解决;另一个是印刷过程所用设备的连接,如世界上已经解决书刊印刷装订一次成书设备,报社印刷厂已经在90年代初解决了供纸、供墨、供水、穿纸、上版、传送、发行全过程的自动化。还有的设备本身已经实现多种功能的配置,如柔性版印刷机的多种印刷方式和裁切、模切烫金等功能组合;表格印刷机的印刷、打孔、打号、复卷、上光、涂炭、纵横打垅线、开本变换等功能组合;切纸机也实现了上纸、闯页、分数、切纸、传送、下纸、模切的自动化。
近年来,为维护自主知识产权和企业利益,在印刷品或有价证券的印刷中,广泛应用防伪印刷技术。防伪技术除防伪油墨、防伪水印纸张外,还有全息烫金模压防伪、摩尔条纹丝网印刷防伪、多种印刷工艺组合防伪等防伪措施,这些要求一般与设备联接印刷,提高了工效。
②印刷机械运转速度普遍提高由一组数据可以看出国内设备的速度指标仍然是主 要差距之一,以中高档产品为例,卷筒纸商业印刷机采用卷筒纸连续印刷,同时能够完成折页和“本报”的装订,设备配备自动接纸机组、烘干机组.冷却机组、上光机组和墨色遥控、自动套准以后,可以进行铜版纸商业印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