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般的感应同步器的使用需要由正弦波信号作为激磁信号,由高精度的轴角转换器作为信号处理的关键器件,因而其在航天产品的使用中受到限制。通过对感应同步器激磁信号频率成分的研究,文章提出了双相方波激磁的驱动方案。在此基础上,对感应信号的频率成分作了进一步分析,采用了 Chebyshey 低通滤波的信号处理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试验数据表明,该方案的测角分辨率达到±0.8″,能够满足航天设备中角度测量的需求。
感应同步器是一种高精度的角度测量元件,常用于转台等地面测角系统,有时也用于航空航天中某些高精度的扫描系统。
感应同步器分为定子、转子两部分,其中定子通常为双相,转子为单相,其使用方式为一端输入激磁信号,另一端则产生感应信号,通过对感应信号的处理获得角度信息。感应同步器的激磁一般分为单相绕组激磁、双相绕组激磁两种方式,其信号处理一般也分为鉴幅型、鉴相型两种处理方式。一般而言,不论是单相激磁还是双相激磁,采用正弦波作为激磁源是主要的激磁方式。在地面测角设备的使用中,多采用单相绕组激磁的鉴幅型处理方式,采用专用的轴角转换器(如:AD2S80)获得角度信息。
航空航天设备中,对器件的环境适应性有着特殊的要求,这使得单相绕组激磁的鉴幅型方式受到了比较大的限制。
本文通过对激磁信号频率成分的研究,提出了双相方波激磁的驱动方案,在此基础上对感应信号的频域成分作了进一步分析,采用了 Chebyshey 低通滤波的信号处理方案,由开环的鉴相型处理方式获得角度信息。试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得到了较高的测角分辨率。结果表明,该方案的测角分辨率达到±0.8″,能够满足航天设备中的角度测量要求。
1 双相激磁鉴相型工作原理
1.1 双相激磁原理
在感应同步器正弦绕组 s、余弦绕组 c 上施加幅值和频率相同,相位差 90°的交流激磁电压,即

将 e2与 e20整形成方波,送入双稳态触发器 SW 进行相位检测,由高频计数器数脉冲得到表征角位置量的计数值 N。假定高频时钟的周期为 tn,则可得到e 0 n
θ = ωNt(6)
求出θe即可得到对应的角位置量。

2 双相方波激磁驱动
2.1 方波激磁原理
对于上述所示正弦波激磁方式,在实际使用中,正余弦绕组的激磁幅度不相等,激磁相位差不为 90°,是测角误差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正弦波激磁方式对功放器件有着比较高的要求。而采用双相方波激磁,则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问题。
在感应同步器正弦绕组 s、余弦绕组 c 上施加幅值和频率相同,相位差 90°的方波激磁电压,如图 2 所示。对于这样的激磁方式,可以通过数字脉冲控制 H 桥电路的通断来实现,如图 3 所示。
图 3 显示了正弦信号的激磁控制,余弦信号类似。正余弦绕组激磁信号 90°的相差,可以由数字信号很精确的控制(对应图中 sin1~sin4);激磁电压的幅度由稳压电源保证;后续处理所需的相位比较基准信号可由数字脉冲直接提供。这样,完全避免了正弦波双相激磁中幅度相位的不匹配问题。然而,方波信号是一个频率成分复杂的信号,用方波作为激磁信号,感应信号的成分也比较复杂,需要作进一步分析。
2.2 感应信号频率分析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周期信号都可以分解为一组成谐波关系的三角函数之和。也就是说,对于激磁的方波信号,通过傅里叶变换,我们可以作出如下分解:

可见,理论上,感应信号应该是一组等幅的成谐波关系的三角函数之和。但在高频激磁条件下,由于感应同步器的感抗增大,高频电流变小,由高频电流感应出来的信号并没有理论上推导的那么大。
对于一个正弦信号,其频率成分是比较单一的,因此,对感应信号进行傅里叶分析容易得到感应信号的处理要求。正弦波激磁感应信号频谱和方波激磁感应信号频谱如图 4 所示(只考虑正频域)。

3 感应信号处理
观察图 4,对比于正弦波激磁的感应信号 E2,方波激磁的感应信号2E′ 只是在频域作了周期为ω0的扩展,幅度上放大了 2/π倍。可见,2E′ 的频谱信息完全包含了 E2的频谱信息。E2可以由2E′ 恢复出来。因此,2E′ 也就包含了与 E2完全一致的角度信息。所以,信号处理的任务就在于如何从2E′ 信号恢复得到 E2信号从频域考虑。为恢复出 E2,需要设计一个理想的 Sa 函数低通滤波器。实际上,由于正弦信号频谱的单一性,只需保证感应信号的高频成分(3 倍频后)有足够的衰减即可,而无需考虑滤波器的相频特性。因此,Chebyshey 型低通滤波器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信号处理的流程图如图 5 所示。


出,不同角度,感应信号波形也不一样,通过滤波得到的正弦波相位也不一样。
通过相关数据采集系统,可进一步分析。该感应同步器驱动系统静态测角分辨率可达到±0.8″,可以满足航天设备中的实际测角需求。测角结果如图 7 所示。说明:感应同步器为 360 对极,系统采用40M 脉冲数频率为 2.5 kHz 的方波,脉冲计数值 16000 表示 1°。脉冲计数值 231026 表示角度 14°26′20.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陈平,罗晶. 反馈控制感应同步器双相激磁电源研究[J].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1997,5(1):53-56.CHEN Ping, LUO Jing. Research of a two phase excitation power for the inductosyn[J]. Journal of Chinese InertialTechnology, 1997, 5(1): 53-56.
[2] 金少舫,李昌夫. 感应同步器动态测角方案的研究[J].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1992(1):85-92.JIN Shao-fang, LI Chang-fu. Research of the dynamic angular displacement measuring plan[J]. Journal of Chinese InertialTechnology, 1992(1): 85-92.
[3] 陈敬泉,尔联洁. 基于感应同步器的高速高精度位置测量技术[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5,31(4):47-450.CHEN Jing-quan, ER Lian-jie. High speed and accuracy position measuring method based on inductosyn[J]. Journal of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05, 31(4): 447-450.
[4] 梅晓榕. 自动控制元件及线路(第四版)[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15-249.
[5] Tan K K, Lee T H, Dou H F. Precision motion contro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M]. Great Britain: Springer-verlag LondonLimited, 2001.
[6] Blinchikoff H J, Zverev A I. Filtering in the 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s[M].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19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