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投资,同样讲求投入资金量的大小,特别是最关键的一笔钱的使用。当你瞅准了市场机会,就应当加大投资量,而不至于日后因少赚钱而后悔。当看不清市场前景的时候,就应当分散投资,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要留出一定量的备用金,没准像盐一样在关键时候发挥作用。
我们身边并不少“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故事。史玉柱的巨人集团因一栋烂尾楼而被拖垮,德隆、三九、柯林格尔等因资金链断裂而轰然倒塌。关键时候,真是一根稻草压死了一只骆驼。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因贵宾车位要花12美元,觉得不值而跑到很远的地方找停车位。并不是说他支付不起那个费用,而是他觉得花钱应当像放盐一样恰到好处——哪怕只是很少的钱,也要让每一分钱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接下来说火候和烹饪时间,这讲的是一个对外部条件的有效利用和时机把握的问题。火太大,菜有可能烧糊;太小又可能达不到煎炒烹炸的要求。早出锅,有可能菜不熟;晚出锅,又可能菜烧得太软,而失去了口感。
理财投资亦然。入市的时机不当,可能会被深深套牢,“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什么时候出货,同样十分重要。交割太早,只赚取一点薄利,未免心有不甘;转手太晚,恐怕牛市已过,又只能乖乖做自己的“股东”或是“房东”。
投资时机的把握是一门艺术。既然是一门艺术,那就得用心去体会,靠市场感觉积累经验;所以,“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因此,任何一本关于投资的书,都不可能解决具体的投资时机问题。任何经验之谈,都只代表着过去,而现在并不能完全复制。一名好的厨师,做川菜要特别熟练花椒和辣椒的使用,做粤菜等南方菜要学会加适量的糖,山西风味的菜肴则不能忘记放醋。也就是说,根据不同地方客人的口味,调整炒菜的方法和调料的搭配。
合格的理财师,同样需要针对人们的不同习惯和特点制定不同的理财方案。对风险偏好型、口味比较重的投资者来说,不妨吃点麻辣风味的菜肴(水煮鱼等),做做股票、期货等,买些股票型基金,或干脆亲自下海创业。对风险厌恶型,也就是口味比较淡的投资者来说,可以购买国债、货币市场基金等,或者做做房产投资,体验一下每月收租的长期房东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