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应用

   2024-01-18 互联网1150
核心提示:免疫组织化学又称免疫细胞化学(immunoeytoehemistry,ICC),它是在抗原抗体特异反应存在的前提条件下,检测某种物质[抗原和(

免疫组织化学又称免疫细胞化学(immunoeytoehemistry,ICC),它是在抗原抗体特异反应存在的前提条件下,检测某种物质[抗原和(或)抗体]在组织细胞内存在部位的一门新技术。
  
  1941年,Coons及其同事利用荧光素标记抗体而开创的免疫荧光抗体技术,具有一定的灵敏性、特异性、操作简单等优点,但亦存在抗体用量大,标本不能长期保存、需较昂贵的荧光显微镜等问题。几乎在同一时期,电子显微镜在医学生物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克服荧光抗体法的不足,并能在超微结构水平定位抗原物质的存在部位,20世纪60年代Nakane等成功地引入了酶代替荧光色素标记抗体,进行组织细胞内抗原或半抗原的定位,从而开辟了酶标抗体技术免疫酶细胞化学之路。
  
  20世纪70年代Sternberger等人在此基础上又作了改良,建立于非标记抗体酶法以及PAP法。酶标抗体法确立至今,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引入,以及新抗体的相继问世,使ICC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成为当今形态学研究领域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同时也为临床病理学诊断、肿瘤性质的判定、预后的评估等提供重要依据,是临床实验室常规检查法之一。近年来,伴随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的快速发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基因表达产物的观察,细胞功能动态分析中,亦发挥着重要作用。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