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保险时千万不要踏入误区

   2024-01-18 互联网1670
核心提示:  保险市场完全放开后,内地消费者第一次面对如此多的保险公司、如此丰富的产品,到底怎样选择保险呢?下面几条原则是需要遵循的

  保险市场完全放开后,内地消费者第一次面对如此多的保险公司、如此丰富的产品,到底怎样选择保险呢?下面几条原则是需要遵循的。

  外资保险一定是最好的吗

  保险市场开放最让人关注的就是外资保险公司的大举进入。入世3年的等待期让部分消费者充满了期待和神秘感,不少消费者都持币等待外资保险产品进场。消费者对外资保险的期盼是与对部分中资保险的失望分不开的,过去几年中,少数保险公司的一些行为动摇了部分消费者的信心。基于对其它外资企业的印象,消费者有理由相信,外资保险公司会提供更好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外资保险公司今年业务增长的速度远超过中资保险公司,特别是友邦保险在寿险业整体低迷的情况下,保费增幅仍超过30%多。但期待心理很容易引发盲从行为,从而出现不理智消费。

  内地保险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大多数人需要保险提供风险保障功能,如养老的传统寿险、针对疾病的健康险等。而新开业的外资保险公司表现出较强的取舍性,产品比较单一,以投连、分红等投资型险种为主,目标消费群为\"中产阶层\"。外资保险公司的高姿态还表现在销售人员的要求上,不少外资保险公司招聘营销员要求其有十几年的工作经验,年薪过10万元,培训后能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理财规划。由此可见,外资保险公司\"眼睛朝上\"进入了市场,这是其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打造精品公司的需要。投资型保险因人均保费高,可以迅速实现规模增长,在这方面,外资保险公司有着丰富经验,而内地市场由于投资型保险起步较晚,市场空间很大,投资型保险深受青睐也就不足为怪了。

  于是,《天下无贼》中黎叔所说的\"本待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成为消费者对外资保险期待与现实的写照。外资保险产品的单一和对风险保障的不足,是一些消费者望而却步的原因所在。可以预计,外资保险公司在完成\"本土化\"------具备一定量的机构、销售人员、服务人员后,会发展传统人身险,但至少需要3至5年的时间。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