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磨河流域供用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3-12-16 互联网1530
核心提示:      1 流域区域概况  新疆水磨河流域位于乌鲁木齐市东部近郊城乡结合部, 流域面积约281.4km2。水磨河是一条由泉水出露

  

  

  1 流域区域概况

  新疆水磨河流域位于乌鲁木齐市东部近郊城乡结合部, 流域面积约281.4km2。水磨河是一条由泉水出露汇集而成的河流, 年径流量约4 400×104m3。上游有自治区重要的工业基地,下游有乌鲁木齐市“菜篮子”工程和以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为主的工业园区, 农林作物以及工业园区依靠水磨河而赖以生存和发展, 简言之,该流域水资源数量与质量事关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关系到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对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流域管理机构承受的压力也随之加大, 同时对水资源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就现阶段水磨河流域供用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为今后进一步加强该流域用水管理, 提高供水保证率提供参考。

  2 流域供用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1 流域水资源未充分利用

  2.1.1 水资源供用现状

  水磨河是一条由泉水汇流而成、径流稳定的非季节性河流, 多年平均年径流量4372.2×104m3 , 其源头水质除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等指标略超标外, 其它指标均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要求, 同时也是优质的工业用水水源。

  根据近几年供用水情况, 流域工业、农业、生活年总供水量不到1700×104m3 , 超过2000×104m3的水量因上游无调蓄工程而直接流到下游, 无法合理利用, 而地处水磨河下游的米东工业园区, 是乌昌经济一体化实施后最早在乌鲁木齐米东区落户的项目, 正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 将被打造成新疆最大的重化工工业园。园区内建有以生产聚氯乙烯、离子膜等化工原料为主的华泰重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根据该企业二期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 华泰二期工程项目年取水总量为1447×104m3, 最大取水规模为1 272m3/h, 其中取城市管网自来水914×104m3 , 其余取自水磨河。如何保质保量为华泰二期项目以及园区其它企业提供充沛的水资源,是水务部门必须设法解决的首要问题。

  2.1.2 采取工程措施, 调整供水模式

  米东工业园区位于米东区东南部, 地势高、地形起伏较大, 属地下水贫水区, 且此区内及附近周边均无地表水源, 而现有的供水管道管径小, 供水能力有限, 无法满足园区建成投产后的用水需求。因此, 作为米东区主要供水单位, 建议采取工程措施, 一方面对水磨河源头水质进行软化处理, 使之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提高供水水质; 另一方面, 在水磨河上游修建注入式水库, 将非灌溉期河道水进行蓄存, 用于置换水磨河上游的绿化用水, 将由管道提供的绿化用水供给工业园区, 以此来增加管道供水量; 除此之外, 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完善供水工程设施, 修建一条从水磨河水源地直通米东工业园区的大口径输水管道, 通过管道直接供给工业园区所需水量, 最大限度地保证其用水需求。

  2.2 水利工程供水价格不合理

  水是有实用价值的自然资源。经过加工处理和输送的水, 更是一种商品。因此水应该纳入商品经济中, 遵守价值规律。供水成本包括勘探、开采、加工、输送和维修设备等的费用,同时包括管理费用等, 然而过去那种用水不花钱的做法依然存在, 同时我国目前水价偏低,使得人们对于水是商品的意识淡薄, 经济手段和市场作用难以发挥作用。目前为止, 我国政府仍缺乏必要的经济办法来管理水资源, 水资源管理尚未完全纳入市场经济管理范畴[1] 。

  水价形成机制缺失, 造成水资源低效利用。水价与成本严重背离, 没有完全体现水资源的稀缺价值和商品属性, 一方面用水没有水权制约, 另一方面用水又非常廉价, 对使用者的经济杠杆作用难以及时有效发挥[2] 。

  目前, 水磨河流域的水利工程供水管理也面临上述问题, 现有的供水价格已远远低于现阶段的供水成本, 尤其是在水磨河扬水站集中供水处, 该处管网系统年久失修, 设施老化严重, 能耗高, 跑冒滴漏严重, 而供水价格偏低,导致亏损严重, 使得缺乏资金更新管网等设备。另一方面, 对超计划用水者未实行加价收费,用水单位超计划、无节制地用水, 用水量经常远远超出了核定的用水量, 这进一步加剧了供用水矛盾。

  对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 一方面, 按同城同价原则执行乌鲁木齐市城市供水现行水价或请市物价局重新按现行供水成本核定水价; 另一方面, 制定超计划累进加价供水制度, 并辅助以行政手段使之付诸实施, 以使各单位节约用水, 从而缓解供用水矛盾。

2.3 有关管网覆盖范围自备井的问题

  截止目前, 水磨河流域管理处所辖流域范围内自备井共计14 眼, 根据乌鲁木齐市乌政办[2006]314号《关于批转乌鲁木齐市关停自备井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 这些井均在应调减取水量并逐步关停之列。由于管理处供水高峰期扬水站最大供水量和用户用水量已基本平衡, 部分年份还有供不应求的现象, 而供水量中有很大一部分水量取自地下水, 如2009 年自备井取水量总和达160×104m3 , 全部关停势必会造成管理处扬水站供水的巨大压力, 且供水高峰期无法满足用水需求。而该区域地下水较为缺乏, 过度开采会对流域生态等自然环境造成破坏。针对这一情况, 既要满足各单位用水需求, 同时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对不同的单位应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措施。对于不依靠井水可以满足供水量的单位, 自备井按文件要求一律关闭; 而对于供水管网无法满足供水量要求的单位, 建议采取工程措施, 将水磨河扬水站供水管网和这14 家用水单位自备井供水系统并网, 非供水高峰期由水磨河扬水站供水,高峰期以井水做为补充水源(即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为辅) , 既可减少地下水的抽采量, 又可提高供水保证率。

  2.4 有关水利工程用地确权划界问题

  我国法律规定, 较大的流域资源一般属国家所有, 但长期以来, 对流域资源的管理权如制度经济学家巴泽尔所说,“没有界定产权的公共领域, 不同区域、不同部门的政府都展开了对公共领域的争夺”。跨行政区的流域管理权也受到不同地区政府的分割[3]。在我国流域管理的实际工作中, 形成了以河流流经的各行政单位管理为主,各有关管理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导致对流域资源管理的混乱。

  水磨河流域水系由干流水磨河和支流碱泉沟、硫磺沟、八道湾沟、碱沟及西山梁沟等组成, 干支流全长89.9km; 供水干渠4 条, 全长34.8km; 小型水库4 座; 渠系建筑物(包括管理站房) 2 处。全流域除水磨河干流河道在水磨沟区境内的11.3km的河道于2002 年完成了确权划界工作外(土地局手续因资金困难未办理), 其它工程均未进行用地确权划界工作。同时, 由于各种原因, 水磨河及其支流的管理权属至今仍未界定清楚, 既有交叉管理的地方,也有无人管理的地方, 流域的水行政管理混乱,致使因水权管理问题产生的矛盾和纠纷时有发生, 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为保障水利工程不被侵占、破坏、维护正常的水利工程秩序, 促进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向规范化、法制化、精细化管理迈进, 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 建议尽快确定水磨河流域管理权属范围, 并对管理范围内的水利工程用地进行确权划界。确权划界的范围应包括河道、渠系、排沟、闸坝、泵站、水库等所有水利工程(包括附属建筑物) 。确权划界的原则应按照《水法》、《防洪法》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 组织技术人员对所辖的水利工程建设情况进行摸底、调查, 搜集工程征地及施工相关资料, 查阅有关水利工程管理、土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做到界定工作有依有据, 依法划界、依据确权。

  3 水资源管理的新思路新策略

  除上述问题之外, 水磨河流域还存在着工程不配套, 水利设施老化; 灌溉管理技术水平落后, 水的利用率低; 水情自动测报和供水管理集中控制还不完善; 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治理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制约着流域经济发展, 应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加大投入逐步进行完善, 与此同时, 还需要开拓创新, 探索适合水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

  21 世纪, 水资源是人类面临的一大挑战,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是全球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4] 。水磨河流域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对水污染防治, 应该实施工业、城市, 点源、面源、内源, 地面水、地下水同时控制的综合防治策略, 对地下水污染的防治也必须以防为主, 给予足够的重视, 千万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对于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应实施开源节流:一方面应多渠道开发水源, 尤其是开发非传统水资源, 如雨水、经过再生处理的废水、空中水(人工增雨) , 这些水资源的突出优点是可再生的。对水磨河流域来说, 应主要以净化后的城市废水作为新的水资源, 而且这种水源不受季节、降雨影响, 是一种较稳定的水资源, 同时, 既可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又减轻对水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 水磨河流域只有加强水资源管理, 解决了以上问题, 才能使流域水资源的利用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水资源作为一种战略资源才能为流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晓宇, 窦世卿.我国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 J].自然灾害学报, 2006, 15 (3) : 91~ 95.

  2 袁峡.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的探讨[ J].中国水利, 2007 (07) : 23~ 25.

  3 雷玉桃.论我国流域水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J].生态经济, 2006 (06) : 86~ 89.

  4 钱易.水资源管理需要新思路新策略[ J].水利水电技术, 2003: 34 (01) : 9~ 13.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