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连大豆7月合约自2002年4月2109元/吨开始上涨,历时13个月,接近55周,涨幅达到700余元/吨。从时间周期看,即使是大牛市,出现中期回调也是可能的。
二、随着盘整时间超过20个交易日,中期均线面临转向,特别是盘整时间到达30个交易日左右,而未能向原方面突破,反向运动的可能性就很大。
三、技术上圆顶或不规则头肩顶逐渐成形,这类图形往往意味着一波急速的中级下跌。
四、从市场心理看,市场评论中反复指出上升的目标位是2900元、3100元。明确指出上涨或下跌的目标位,从期货市场的历史经验判断应该是一个危险的变盘信号。
因此,张先生果断制订了中期放空的入场交易计划,4月下旬在2800元/吨以上择机逐步在黄大豆7月合约建空仓900手,动用资金100万元。
但市场似乎并没有按照张先生的分析运行,经过20多个交易日的调整,价格依然在2800元一线高位徘徊。此时张先生感到压力非常大,为了减压,5月26日在2810元减仓100手。市场真有意思,减仓后的第二天,也就是5月28日连豆终于出现了预期的急跌。张先生深深地舒了一口气。
6月10日至11日,张先生判断连豆的下跌基本告一段落,开始于2630元至2640元一线分批清仓离场。
细细算来28个交易日张先生就为客户赚了104万元,净盈利率为52%。
天胶战役:再擒100万
连豆战役休整了半个月后,新的战机再次降临。经过缜密的分析和研判,绍兴张决定打响第二场战役,也就是“天胶战役”。
张先生对于上海天胶的战况分析如下:
一、涨的概率大于跌。上海天胶从16000元跌至10000元,跌幅已经非常大了,但市场却处于比较悲观的状态,相当多的投资者已经看到8000元了,从概率学上讲跌至8000元只为20%,而涨到12000点的概率却可以达到80%。
二、期市必将“发现价格”。当时天胶的现货价格一直在每吨10500元至11000元之间波动,而期货价格却跌破了10000元,期货价格必然会向现货价格靠拢,也就是“发现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