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β 2 -m、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意义

   2024-02-18 互联网930
核心提示: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在我国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肾病的治疗需强调一个早字,如果在DN早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在我国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肾病的治疗需强调一个“早”字,如果在DN早期即进行干扰治疗,则可防止向大量蛋白尿发展及延缓发展速度,甚至可以逆转DN。故对DN做出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可防止并发症加重而导致肾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7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β 2 -微球蛋白(β 2 -m)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以探讨两者的改变对早期诊断DN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正常对照组59例(男32例,女27例),均为我院保健科健康体检的正常人,无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疾患,肝、肾功能的实验室检查正常。糖尿病组78例(男42例,女36例),均系本院住院和门诊病人,诊断按WHO标准,平均年龄60.2岁(41~74岁)。本组患者无其它原发性及继发性肾脏疾病。根据24h尿蛋白定量将病人分为3组:Ⅰ组:尿常规蛋白定性阴性,24h尿蛋白<150mg,为临床无肾病组。Ⅱ组:尿常规蛋白定性(±),150mg<24h尿蛋白<500mg,为早期DN组。Ⅲ组:尿常规蛋白定性持续阳性,24h尿蛋白>500mg,为临床DN组。
   
  1.2 仪器和方法 仪器:德灵公司生产的BN-100全自动特种蛋白仪。方法:血β 2 -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为散射比浊法。试剂为进口原装。
   
  1.3 统计方法 用t检验,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2 结果


  结果见表1。
    
  3 讨论
    
  β 2 -m是一种低分子量蛋白,可自由地通过肾小球基底膜,经肾小管再吸收,只有近曲小管受损时才使其含量增加。故血中的β 2 -m升高,可反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体


  表1 4组的血β 2 -m和尿ALb的比较 (略)
    
  内合成增加。ALb的分子量为60KD,由肝脏合成,属小球性尿蛋白,正常情况下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尿中甚微;当肾小球损伤时,对蛋白质滤过屏障-分子筛的作用被破坏 [1] ,通透性增加,尿中ALb排泄量相应增多。故尿中ALb含量升高,是肾小球早期损伤的敏感指标。本文早期DN组,尿常规蛋白定性可疑,而血β 2 -m、尿ALb都显著高于对照组,此时临床如能给予及时的治疗,可以逆转部分DN病变,并可防止患者进展至临床DN期。在临床DN组,血β 2 -m、尿ALb的增高能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严重损害。传统的肾功能检查只能反映总肾功能指标,不能鉴别肾脏损害程度、部位及早期发现肾功能损害 [2] 。本文结果表明,用散射比浊法联检血β 2 -m、尿ALb是预报糖尿病肾损害的简便可行的方法,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