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易承表示,独立后虽然一切都要靠自己,但一○四人力银行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只要说我在那里做到一定职位,就会加分,」他说。
2.建立个人品牌形象
有多年人力市场经验的昱藤数字人力总经理曾毓芬就指出,在大组织工作逐渐委外、外包的趋势中,「公司的光环随时会被拿掉」。因此,在组织内工作的员工,除了要擦亮公司的品牌,也要把自己当成品牌来经营。
3.广结善源,建立人脉
人脉,可说要创业时最大的资本之一。尤其脱离组织初期,一定要靠亲朋好友来提拔。建立人脉,即便是小秘书也可以出头天。三十二岁的钟雨欣,过去只是日商贸易公司的秘书,但是她加入日商秘书协会之后,意外得到即席翻译的兼职工作,她除了事前做好准备,事后检讨缺失,还会去进修相关知识,让她不断得到即席翻译的机会。
不仅拓展人脉,还进入有线电视日本台历练三年的公关、节目企划与制作,现在成立个人公关工作室,负责日本表演团体或企业来台湾的窗口与活动企划,以及规划日本旅游。「只要想到日本就会想到我,」钟雨欣自我期许。
4.加强专业能力、整合能力
「没有专业,人脉只能用一次而已,没有第二次机会,」一位独立工作者强调,无可挑剔的专业能力是一切的基矗除了专业,要能从众多的自由工作者脱颖而出,则要有不同专业领域的整合能力。
「今天的职场,你不能只做一件事情,你一定要视自己就是一个企业体,」美国《新闻周刊》在谈到美国一人公司趋势时建议。
从信息科技工作者转型为个人理财顾问,现在掌管十多位客户的嘉鼎资产管理顾问公司总经理余凌霄,是典型例子。
余凌霄曾在投顾公司工作五年,只能推销基金,客户选择有限,年薪只有七十多万。后来离开组织之后,成立只有三人的小公司,只服务十几个非常有钱的精英客户,每人最少投资五十万美金,帮他们量身订做美国股市的投资,提供真正贵宾理财的服务。去年整体投资报酬率在七成,让他去年管理资产的佣金高达一千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