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杨女士,南京人,2000年来泉经商。2002年底到2003年初,她先后在两家大型保险公司共计投保了4份分红险,总保费接近43万元,均采用趸缴方式(一次性缴清所有保费)。“以前在国企已经缴纳了一些基本保障,所以我买的商业保险都是分红险。”杨女士这样解释自己的投保初衷。
然而这些分红险并未给杨女士带来她所期待的效果。其中两份保险的年分红分别仅有772元和460元,后者的年收益率连0.5%都不到。
主人公之惑
1.分红为何比宣传底线还少?杨女士出示的“利益演示表”上这样标明:年初保费97250元,第一个保单年度的“假定低等红利”为919元,“假定高等红利”为2144元。没想到,第一年的分红仅有“假定低等分红”的一半。
2.年金为何要晚一年领取?按条款规定,“年金开始领取年龄分为55周岁和60周岁两种”。杨女士生于1952年12月6日,保险生效期为2002年12月5日,当时仅差一天就满50岁。事后杨女士咨询究竟何时可以领取年金,保险公司的答复是2008年12月6日起。而那时杨女士已经年满56岁了。
3.退保手续费为何这么高?对保险一窍不通的杨女士,当初并没有对保险合同审核仔细。直到打算退保时,杨女士才发现,保险合同后来增加的一页中提到解除保险合同手续费扣除比例:第一年和第二年都是所缴保险费的45%。
专家解惑
1.关于分红
分红保险的保险利益主要有保险保障和盈余分配(包括红利)两部分。红利的分配来自“利差”与“死差”两个方面:前者指实际投资回报率与预定投资回报率之间的差异,后者指实际死亡率与预定死亡率之间的差异。“利差”与“死差”之和对保险公司而言有可能为负,对投保人来说,分红最低为零。对于不同的保险公司来说,怎样分配盈余是各不相同的。一个普遍的做法是投保人与保险公司七三开,即10元钱盈余投保人拿7元,保险公司拿3元。由于红利来源的不确定因素,宣传单页中的红利演示则不能作为未来实际受益率的预期,只可以作参考。投保人应该清楚地知道:“保险公司不能保证红利金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