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济学界正在热烈讨论一个话题——设立中原经济区。所谓中原经济区,主要是指以河南为主体,延及山西东南、河北南部、安徽西北、山东西南等周边地区的中部核心地带。这一区域承东启西、贯通南北,是中部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腹地,而且聚集了约1.5亿的人口和占全国近8%的经济总量。这一区域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原经济区:人力交通优势大
中原经济区的人力资源、交通条件、矿产资源都可谓是得天独厚,这一区域的总人口约1.5亿,其中劳动力人口超过了1.1亿人,这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而且还是一个非常可观的内销市场。同时,中原经济区还是全国的陆路交通中心,多条贯穿全国的公路和铁路大动脉在该区域纵横交叉形成交通枢纽,而郑州是全国屈指可数的综合交通中心枢纽之一。以河南为例,从2008年起公路通车总里程就位居全国第一,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更是连续三年保持独占鳌头。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发展也非常迅速。目前郑西高铁已开通运营,郑州至徐州、武汉至石家庄的高铁等都已规划在建。郑州机场还是全国八大航空枢纽港之一。
中原经济区的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其中河南矿产资源多达158种,已探明储量的有8种居全国首位。尽管坐拥这么多的有利条件,但由于缺乏整体的区域经济规划,这些优势目前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而中原经济区经济规划的提出就是希望能够在政策层面激发出更多的经济活力。杨瑞龙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也表示说:中部崛起,不仅仅是个口号,更重要的是需要上面的制度上的安排,和下面更大规模更大深度的体制上的变革,我认为很重要这方面。
中原经济区: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至关重要
河南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建设中原经济区,不仅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更要化优势为强势、胜势,变人力资源为人才高地,对经济社会发展给予更加强有力的支撑。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根本保证。树立人力资源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的观念,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和结构问题,显著提升人口综合素质,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努力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谷建全说,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打造三支人才队伍: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和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队伍。
实现人岗的完美匹配,需要一个可以有效沟通的平台。博思人才网(www.bosshr.com)从成立到现在,扎根郑州,服务河南,辐射中原。每天向求职者发布逾20,000有效职位,用户包括近百家世界500强企业及80%以上的中原行业优秀企业,力求让人才与用人单位成功对接。把握每一个契机,将人力资源的优势转化工作做到位,中部经济区必将在以后的发展之路将越走越平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