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具有强大的传统力量,而不仅仅是又一个黄金假期。有道是“每逢佳节倍思亲”。随着观念的变化,我们度过春节的方式是否会有所变化?传统的企业管理在处理春节假期上有着传统的做法,现代企业的HR管理是否对会这些传统形成冲击?
竞争加剧,职业压力升高,人际沟通变化,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我们度过春节的心情?而春节后预料之中的“跳槽”高峰,又会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呢?
春节——企业留人的良好时机
在春节来临之际,职场白领最担心的情况是“春运拥挤,还乡之路依然难走”,有35.86%的受访者选择了该项;而有29.13%的受调查者最担心“事业发展的不好,无言对父老”,职业焦虑的情绪成为他们春节前的主要困扰;春节带来的经济压力受到关注的比例为19.85%。
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标示着企业员工的职业心理周期,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回家过年,由此产生了交通费用、礼金以及家人感受等一系列问题,职场人士此时往往感觉到更强的经济压力、职业目标的茫然等等。博思人才网(www.bosshr.com)运营总监张丽丽表示:此时也是企业HR管理部门以前“留人”策略功课做得是否充足的一个表现时机。在一些管理细节上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是很有必要的,如报销一定比例的探亲车票/机票费,年底派小额花红等等,投入虽不多,但往往效果很好。
那么,企业在春节福利发放的情况是怎样的呢?能够发少量现金作为“过节费”的企业比例为28.33%;其次是26.06%企业以“发年终奖金代替”春节福利;而发实物福利的比例为16.80%。另一面完全没有相应福利企业比例则接近三成,为28.81%。
春节假期需准备多少开销
调查组同时还调查了受访者薪酬水平分布,数据显示受访者主要集中在2万至6万年薪的区段,比例接近6成——即月薪水平在2000—5000元之间。由此粗略推断,受访白领在春节花费3000—5000元的可能性较大。白领的春节预算为年薪的1/12—1/6的水平其实是非常高的,难怪有接近19.85%的白领最担心“过春节要花很多钱”。
提醒广大企业白领,合理分配收入是非常关键的,收入的非理性支出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客观上加大了经济压力;因薪酬增长发生“跳槽”的可能性加大,而往往只考虑薪酬跳槽会有忽略职业生涯规划其他要素的危险性,因此职场人士要特别注意。另一方面,企业如若能够对员工进行相应的“理财”培训,也有利于帮助员工正确认识自我价值,从而提高职业稳定性。
新春佳节团圆仍占主流
职场白领在春节假期最重要的计划毫无意外地是——“与家人团聚,尤其是与父母团圆”,有65.42%的受访选择了该项。其余是,有18.88%的白领要在春节“制定新的事业发展计划”;认为“彻底休息”最重要的有8.52%;而旅游和读书充电的比例都非常低,分别为2.74%和4.44%。不能看出,上述数据显示出新春佳节“团圆”的传统意义仍非常强大,这一点在即使是越来越国际化的企业中也被很好地尊重着。
春节“加班”,你愿意不?
适逢佳节,谁愿意加班呢?职场白领如何对待春节加班的问题呢?
结果,三种最重要的态度比例相对均衡:最多的是,35.86%的受调查员工选择消极接受;其次是,31.04%明确表示不愿意加班,即使被安排也要推脱;另有稍少的员工“出于责任感接受”加班比例为26.26%。而主动要求春节期间加班的比例仅为6.84%,这个比例显示出,以高额加班费吸引员工的效果有限。尤其是一大批互联网企业的崛起使企业“加班”需要不可避免,这些企业最常见的激励做法就是提高加班费,但在春节这样一个传统大节面前,可能需要更加优化的手段。
在对企业春节“加班费”的调查中,数据显示在需要加班的企业中,不给或少于国家加班费规定的企业仍占较大比例——“中层以上值班,没有加班费”和“安排值班,但加班费较国家规定少”比例均为16.77%,两项之和是33.54%;而更够按“按国家规定支付加班费”为16.62%;最少的是“在国家规定加班费上还要增加特别补贴”,比例仅为4.87%。
节假日加班费以四倍工资兑现是劳动法的规定,现实情况却不融乐观:一方面是就业压力大,员工尤其是职场新人不敢对加班费叫真;另一方面企业“兑现”难是个老话题。这里需要提醒部分企业,随着员工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企业应该意识到人才是未来企业竞争的核心,这样也有助于保护本企业的品牌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