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商业成败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上世纪90年代国际战略管理理论界和企业界兴起的战略概念和理论思潮。同期我国也在管理理论界和实务界形成了一个核心竞争力的热潮,但是人们对这一概念的内涵和认识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作为一个高层次的综合性的管理理论,战略管理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是什么决定了企业的成功与失败?对于这个问题,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的回答是:企业所从事的产业和企业的定位不同决定了企业的业绩不同。著名的哈佛商学院教授波特提出波特“五力模型”。但有学者和专家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说法。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商界大师托马斯·达文波特和约翰·贝克所提出的“确保关键问题获得组织的最高的注意力是影响商业成败的核心因素”。在他们的著作《注意力经济》一书中,从微观入手,指出企业的核心的竞争力是企业战略最重要的部分,而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二法门就是进行注意力的管理,即将员工有限的注意力从海量的信息的包围中移开,投入到关键的问题上面;同时把无所适从的消费者的眼球吸引到自己的商品上来。 事实上,现代管理学和营销学也正是面临着这些问题:在一个高速网络化的世界,大量新技术涌现,电子邮件泛滥,只要一睁眼就被过量的信息包围。我们老是被信息的海洋包围,老是得不到我们需要的信息。在此情况下,大家都觉得加强注意力很有必要。《注意力经济》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不但用“注意力决定了企业的成功与失败”这个假设回答了在新时代商业成功的秘密,而且提供了管理注意力和获得别人注意力的实用技术。后者更是我们每个管理者和营销人员所关注的。除了传统的所谓用各种技术吸引眼球的电子商务之外,书中尤其提出了几种进行注意力管理的理念和规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注意力管理的规则之下,组织机构如何转变,以实现最高的效率。 作者乐观地认为,我们已从“信息时代”进入了“注意力”时代,所以只要加强对注意力的研究,对注意力进行有效的管理,就能在商业竞争中保证核心竞争力,获得成功。其实情况远非如此。且不说现在仍有绝大多数企业仍然对注意力经济一知半解,更重要的是企业的成功的核心竞争力并不仅仅限于注意力的管理。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的创始人王璞曾经总结了使商业成功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包含三个方面,即“三驾马车”,就是战略、文化、人本,只有这三个要素融合为一体时,这个企业才会长盛不衰。这个提法从宏观到微观,较全面地总结了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比之单一强调微观层次的注意力,显得更具有说服力和可操作性。 然而,注意力经济的价值就在于对被信息海洋包围的管理者提供了摆脱困境的理念和方法,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做了大胆而新颖的理论尝试。如果我们能够管理注意力,我们将会有一个令人兴奋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