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魅力比机制文化更具有现实意义

   2024-03-11 互联网510
核心提示:在企业发展初期,企业家人格魅力的影响比机制文化的建立更具有现实意义。 ■ 郑 健 深圳市威思德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董事长 常

  

  在企业发展初期,企业家人格魅力的影响比机制文化的建立更具有现实意义。

   ■ 郑 健 深圳市威思德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董事长

   常话说,一个企业一个做法,一个老板一个性格。当前国内很多成功企业文化制度的建立都深深地打上了公司创始人的烙印。他们的人格魅力也在自觉不自觉地对企业的发展起着有形或无形的作用。可以说,一个企业家如果缺乏人格魅力那么他的企业也会缺乏激情与活力,在任何时候企业家的人格魅力都是必不可少的。

                                  不能操之过急

   值得注意的是,在企业发展初期,企业领导者的人格魅力和影响力尤为重要,他们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强烈的感召力, 从而更好地确立企业的发展方向,凝聚团队力量,使团队快速前进。由于这一时期是企业发展的初期,抵抗风险的能力往往比较弱,一切都要围着市场转,因而没时间,也没必要花费过多时间在企业制度文化的建设。

   事实证明,企业发展初期过早执著于所谓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未必就有好的效果。市场起不来,花很大力气搞内部管理建设没有用,反而因此错失发展的大好时机,也就无法更好的生存下去。但有些企业在创业初期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先把精力放在更需要解决的市场业务问题上,企业制度文化的建设不是短期可以完成的,他们便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从而为将来企业转型期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当然是理想的状态。但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很多问题单靠制度往往是解决不了的。

   一方面企业在现实运营的过程中会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面对瞬息万变的内外部环境,诸如:如何快速决策;改变和确定企业新的发展方向;统辖指挥团队;怎样率众前进;处理突发事件要把握好哪些因素,问题的症结在哪里,采取怎样的手段等等。这个时候,企业家的人格魅力和影响力反而会起到更大的作用。

   另一方面,企业过多拘泥于完整的机制,就无法将企业中最核心的因素——人整合起来。从这个角度说,企业过早拘泥于规范化、制度化反而会成为发展的障碍。可见企业文化制度的规范应该伴随着企业的实力和规模达到一定高度时逐步完善。所以我们说企业家的人格魅力对企业初期发展更具现实意义。

                            人手——人才——人物

   即使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个人的非职务影响力依然不容忽视。因为企业发展中始终存在着很多的变量,其中外部的变量要考虑社会环境、国家政策、经济环境、市场发育程度、行业本身的影响等等。企业内部还包括战略、技术研发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企业文化制度创新建设、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等等。显然仅仅靠制度也是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

   松下幸之助说过:“创业初期我走在前头,发展阶段,我站在中间,而发展后期,我站在后面。”松下幸之助在企业发展中所在的三个“地方”,实际上是将企业家扮演的角色分为三个阶段,从初期凡事亲力亲为的“人手”,到站在中间抓组织管理的“人才”,再到站在后台的讲理念、做文化的“人物”。从而逐渐进行着不同角色的逐步转变。

   很多时候优秀领导人不是靠职务压人,而是靠自己非职务的影响力来带动这个团队前进、带动企业发展的。单纯靠严格的制度约束和凭借自己较高的职务、地位来以势压人,必然会产生人才的反向淘汰,优秀的人才会流失,结果只能是让那些能力很差的人留在企业里。企业家要强调以德服人,这主要体现在道德品质的修养和思想境界的修炼上。

   企业发展进入稳定发展的规模经营期,企业领导者上升到了“人物”阶段,但其个人的影响力也并没有减弱,更不会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经过提炼、整合、升华,这些体现个人魅力的无形精神、理念,反而会成为主导企业发展的精神力量,成为凝聚企业人才团队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我们看到世界500强企业许多成功的文化理念,往往都是从早期创始人朴素的个人品德修养整合、演化、提升而形成的。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