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随着职场的发展,跳槽对中国的职场人士来说也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相反它却正在成为职场的一个旋律。大部分人开始有了选择工作的机会,终生为一家企业服务的时代正在或者即将终结。
跳槽被越来越多的因素所影响和左右,成功与失败直接关系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也会伤害自己或者原企业。跳槽成为了一门学问,同时也是一种艺术,“内功”、“外功”并用,修炼跳槽的上层功夫。
周小姐,上海某大学计算机硕士毕业。刚一毕业,就凭借着自己出色的学习成绩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在校园招聘会上一举被一大型IT公司相中,成功进入了令其他同学都向往的大型企业工作。虽然拿着将近万元的高薪,但是王小姐却一点都不快乐。IT公司工作时间不固定,经常到深夜才下班。而且周小姐觉得IT业技术更新太快,随着年龄增长总要被淘汰。在该IT企业工作两年后,周小姐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但她却完成了第一次跳槽,到一家小企业从事人力资源工作。企业代价非常沉重,由周小姐领衔的项目纷纷搁浅。而周小姐代价也是惨重的,薪水从万元一下子缩减到了5000元,缩水将近一半。
接下去,完全没有按照当初周小姐的设想发展。周小姐从事人力资源的工作,考了人才中介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多个资格证书。知名外企却没有向周小姐伸出双手,认为她缺乏人力资源行业的经验。由于工作得不开心,于是又萌生了跳槽的想法,辞职重新寻找工作。这次周小姐却没有找到下家,最后她不得不放弃当初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为了生活而找工作。目前,周小姐在一家保险公司当保险经纪。令周小姐一直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自己跳槽,越跳越差,最后竟然到了为了生存而找工作的地步”。
功夫一:“骑驴找马”
寻求更大发展
职业发展遭遇瓶颈,认为自己骑的是驴,速度太慢,想找匹马来骑,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专家认为,按照职场规律,如果在一家单位工作满2年,个人职位和薪资都没有质或者量的变化,考虑跳槽时要对自己的环境作出客观冷静的思考。
中华英才网专家建议:这种类型的跳槽容易变为盲目跳槽,为了更高的职务,随便找匹马来骑,而不管其是病马还是良驹。比如在原大型单位担任经理一职,为了寻求更高的职位,跳槽到一家小型企业当副总。虽然职位有所提升,但是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并没有带来实际的效果。马是要骑,但一定要找良驹。
功夫二:往“钱”看
寻求更高薪资
在跳槽者中,绝大部分都是为了薪资,向“钱”看。在年底跳槽少的缘故,就是职场人士害怕在年底跳槽失去丰厚的红包。其实,跳槽从找到合适工作到办理各种手续,大概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职场人士可以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个周期,达到跳槽和红包两不误。
中华英才网专家建议:如果单凭薪资的原因而跳槽,往往使自己走入职场“死胡同”。一切向“钱”看,而忽略了工作绩效,引起企业的不满;另外一方面,随着职场的发展而缺失了核心竞争力,从而失去职场的竞争力。跳槽后的工作能够符合自己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预测,这个才是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
功夫三:孤注一掷
置死地而后生
这类跳槽者中在职场失败的居多,索性横下心来,不顾其他因素,只走跳槽这一“华山道”。薪资、职位、未来发展前景等都不在其考虑范围之内,一心只想跳出原来的“火坑”。
中华英才网专家建议:跳槽绝对不能盲目,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跳槽者应为自己设定三大问题:1、是不是一定要跳槽?2、现在是不是一定要跳槽?3、跳槽之后是不是一定更好?只有在三个问题有了明确的回答之后才考虑跳槽。
因此,选择跳槽的,一定要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并且减少对原企业的损失,使自己与原企业之间“好聚好散”。选择卧槽的,一定要端正工作心态,保持工作热情。无论做出何种选择,都需三思而后行,做好充足的准备,避免职业生涯“跳”入谷底。
跳槽“走火入魔”伤己伤人
任何事情都需要把握一个“度”,跳槽也不例外。适当的跳槽可以提升个人职业的发展,但是频繁跳槽也能成为职业发展的“杀手”。频繁跳槽伤己伤人,副作用不容忽视。
■个人品牌丧失:
频繁跳槽往往被贴上“不忠诚”的标签,使个人品牌丧失殆尽。
企业一般都比较喜欢忠诚度高的员工,以免企业机密泄露。而跳槽频繁的人,企业担心其再次跳槽,招聘中失去优势或者进入公司后无法掌握公司的核心技术,使自己得不到进一步发展。
■经历含金量减低:
由于频繁跳槽,在一个职位上做不了一段时间,不能积累丰富的经验。看起来可能经历很丰富,到过多家企业任职,但是含金量降低不少。一个职位只有长时间的任职,才能够有足够的经验,深入了解这个行业或者职业,含金量才能上升。
■成就感降低,危机感增加:
频繁跳槽致使一个职位的任职时间缩短,而在短时间内做出成绩非常困难,因此成就感降低。伴随着成就感降低,危机感却不断增加。频繁跳槽使自己对职业失去信心,陷入恶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