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占全世界的20%,诚然,其国内市场具有非一般的消费潜力,对于国内中小企业,如能成就属于自己的品牌,则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本身的市场竟争力及延长企业的生命力。尽管这是众人皆知的事情,但品牌是企业通过正确的长远战略目标及阶段性的战术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脱颖而出的,并且需要与终端市场、消费者不断磨合、得到认可并经历一定时间的沉淀;并不是说,你成立了一个公司并给自己的产品取一个名称、定一个相对中、高档的价位,就是一个品牌了。品牌谁都想做,但怎么去做?则一直在困扰着我们并一度让我们感到迷惘。方法有很多,在这里我重点谈谈品牌必须要经历的几个阶段。
一、品牌定位阶段:
经历二十多年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各行各业已成就了一些品牌并已逐渐成熟,但行业总是随着时间向前发展的,并不是说无懈可击,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要成就品牌就得找到区别于行业中其它品牌的定位,满足越来越“苛刻”消费者的追求,从而不断赢得属于自己的那份消费群体。品牌定位分为以下几方面:
1、产品服务对象定位:你所服务的对象在高、中、低档消费群体中定位在哪个档次;所服务对象的年龄阶段、性别的范围等。
2、产品市场定位:产品通过什么样的渠道进行流通或在什么样的目标市场进行陈列、展示、销售。
3、据产品服务对象及定位市场进行终端价及渠道价的定位。
二、产品研发阶段:
最终销售什么样的产品是提高品牌竟争力的核心。除非你是一个全新的行业,否则同类的产品到处皆是,如果一味的跟风,只能增加企业的运营风险,因为相对于该行业中发展成熟的品牌,跟风只能完全让你相对处于劣势。产品研发注意以下几点:
1、具备特性:长期发展的品牌,在产品研发上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或者说正缺乏但消费者有需求的特性、功能,才能更好的避实就虚,增加品牌竟争的筹码、降低风险。
2、全面:尽管之前对消费群体进行了定位,但不同的消费个体有着不同的爱好、不同的认定风格;对不同的季节、时间、不同的用途有着不同的需求标准,不同市场的陈列、销售对包装有着不同的要求等。对品牌的产品研发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并加以分析。
无论是品牌定位阶段或是产品研发阶段我都将之称为公司运营的前期准备阶段,只是产品研发是一种长期的战略手段,伴随于公司运营的整个过程,因为你要应对消费者的审美疲劳,要应对市场流行趋势的变化,要改善产品功能的不断完善。两个阶段往往都需与充分的市场调研相结合,才能找到一个相对正确的结果。例如销售对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什么时候、什么季节需要用到这些产品及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对使用产品会有什么不同的要求,目前同行业中产品还有哪些地方是消费者需求而又存在市场空白的等等。而市场调研往往是内地中、小企业家不引起重视的一点,或者有也是一个形式主义,不深入、不彻底,想当然、太理想化。但它实际是企业降低风险、成功营运的前提保障。
三、生产系统组建阶段:
1、组建规模:规模的大小要视企业所存在的发展阶段,供需基本平衡即可。即你所要供应的市场范围多大,单品预计季度销售量在多少。太小,会让销售处于被动,而失去市场;太大,积压企业的流动资金,出现负面企业收支平衡失调,从而加重企业资本运作负担。
2、体系完整:从计划、采购、生产、品控到入仓有一套完整的组织体系,并有完整的部门操作、跟进流程,加以适宜的制度规范,确保部门工作正常化运转及部门间的沟通、协调、链接及时到位。如商品计划部门要根据销售部门的同期销售计划及现有仓库库存而计划、制定生产订单;计划、采购、生产到品控之间流程能否能及时链接、不断裂则牵涉到产品的生产周期能否以最快的速度满足市场的需求。为什么市场都追求品牌的ISO质量体系管理认证?这并非一个形式,而是这套体系流程落到实处了,能确保各环节操作有效进行并提高企业应变市场的反应能力。要想成为品牌,企业就必须从作坊式的生产过渡到有组织、有规模的整体性运作。
四、产品的市场开拓阶段:
1、开拓范围:前期范围不宜过大,在短时期内战线拉得太长,耗资越大,对于刚进入市场的企业,资本运作往往是其较为脆弱的一面,过度开销往往是其所不堪重负的。先可以选择从本省市场(或经比较具有足够资源优势的单一外省市场)开始,因为本省市场无论物流成本、还是差旅开销、企业信誉资本都有着独特的优势。开拓一定范围并积累一定经验后,再把市场范围扩大,可以避免前期做太多的无用功。
2、销售政策:在流通领域里,对于一个品牌刚进入某个市场时,结合一线销售人员的意见反馈,在不违背原则且无风险的情况下,应该要有比较灵活的销售政策。只有产品在市场上出现了,才能在此基础上谈销量。在该阶段,我们的目的是让产品上市,让终端消费者能近距离的接触到产品。因此,更多灵活的销售政策往往是针对终端商的。
五、产品的市场销售阶段
1、市场信息收集:同样是通过市场调查的手段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但有区别于品牌定位阶段的市场调查。该阶段调查的对象往往是通过公司业务员所收集的源于终端运营商的意见、建议反馈;竟争对手的产品组合、市场推广信息;滞销产品与畅销产品的统计与分析等。
2、产品研发的改进:结合销售期内所收集的关于产品的信息,不断对产品的包装、特性、功能等加以改进并不断推出新的具有市场竟争力的产品。
3、销售政策:产品能在终端市场得以面对消费者后,此时制定销售政策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产品的销售,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因此更多的是针对于消费者。如传统的买赠、特价等。尽管这些活动会让消费者感觉疲软,但对于所面临的同行业的竟争,却也必不可少。
六、品牌推广及品牌文化建设阶段
当产品的销售覆盖到一定范围的时候,使产品品牌化,其推广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本人认为,某种产品是否为一个品牌,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终端消费者都知道;2、终端消费者能认可并需要购买时会优先予以选择。传统的品牌推广有以下几种模式:
1、节假日在大型卖场或公共广场举行品牌推广活动。这种方法花费较少,所以风险较低,影响的区域范围也比较局限。但成功举办后,以点带面的效果往往是显而易见的。适用于品牌在一个区域范围内的推广初期。
2、广告:故名思意,广而告之。需要把你销售什么产品、凭什么要买你的产品等信息传递给大众消费者。其传媒载体也有很多,如电视、平面、户外、公交、楼面等,在现代生活中、在国内,广告是无孔不入,无处不在。
3、参与慈善活动或大型的公益活动:如支援灾区、捐建希望小学、甚至亚运会、奥运会赞助商,航天事业的合作伙伴等。这些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高度、趋于成熟且资金实力非常雄厚的情况下,给品牌赋予一种文化影响力,使消费者从心理上认可并接受品牌的这种推广方式,毫无疑问的将品牌向更高档次提升的一种手段。
选择何种品牌推广方式,在这种方式的什么时间阶段进行推广。主要是看推广的目的(如是招商还是销售)、以什么样的推广途径能有效的传播到你想要的范围及结合媒体的特性传播给特定的消费人群。强势的品牌推广往往投资也是巨大的,推广的好,能让企业飞黄腾达;不好,则会让企业出现大额亏损甚至破产。因此,在决策之前往往要深思熟虑。在适当的时间做适当的推广,才是正确的。本人认为,在决定之前,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有推广所有的流动资金且不影响企业的后期资本运作;
2、销售市场范围已覆盖广告影响区域;
3、研发、生产系统已稳定、正常运转并能及时应对销量增加时的扩张,确保供需链条不断裂。
七、其它阶段:
1、物流:主要是建立长期合作的物流合作商,保证物流过程中货物的安全、快捷,节俭物流成本,最终得以保护渠道商和客户的利益。
2、售后服务:这是做为品牌必须具备的一点,并不是产品售出后就完事了,而是产品售出后要能在市场上产生一种良性的口碑效应。这除了依赖产品本身的品质外,还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如电话回访,建立专业的售后服务点;有的在售前就已做好:如在包装内置一张环保的相关健康知识宣传卡,产品的使用及维护手册等,也许这些对消费者没多大作用,但能拉近品牌与消费者心理上的距离。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也是企业收集市场信息一条最有效的途径。
每个阶段看似独立,其实是环环相扣的,某个阶段也许在另一个阶段中适当的时候需要嵌入式应用。如果把每个阶段看成是一个战术,那么其整体运用则是一种战略,每个战术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有其运用的先后顺序及方法,购成一种战略,最终使企业能得以健康、稳定的向前发展;当企业止步不前甚至出现倒退的时候我们要走回去看看,是哪一个阶段出现了问题并阻碍着企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