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员工流动性增大的探讨

   2023-10-18 互联网160
核心提示:通常是会听到企业经营者或是员工的抱怨,而且两方面所反映的问题通常是比较矛盾的,比如:“是什么在加快员工的流动”就是一个非

       通常是会听到企业经营者或是员工的抱怨,而且两方面所反映的问题通常是比较矛盾的,比如:“是什么在加快员工的流动”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问题。说实话,此问题也一直是身在咨询行业的我们始终在思考的问题,开始我们也比较困惑:为什么一个刚刚毕业的学生在企业刚刚做了一、二个月就离开了,他的职业生涯才刚刚开始,他可能还没搞明白什么样的企业是好企业,值得他为之终生工作下去就匆匆忙忙地离去了,这种现象不仅是在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就是相对有保证的国企也会发生,有的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管理人员曾很困惑地对我们讲:有些刚来不久或来了一、二年的大学毕业生会因一点小事不顺心就选择了离职或是干脆莫名其妙地消失了,不要说离职手续不办甚至有人连个招呼都不打,让人很是不能理解。在多年与这些企业的接触中,我们始终在寻找着答案。 
      随着市场经济变革的不断深化,人员流动性的增大从一定程度来将有利于市场的活跃和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但如果是对工作才2、3个月的学生的流动来讲就不大正常了,这么短的时间里不只是连企业经营是怎么回事搞不清楚,就连自己岗位的工作如何能做好恐怕同样都不明白。一般来讲真正能熟悉并胜任一个岗位的工作至少要一、二年的时间,只有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践和摸索你才能搞不清楚工作的特点和自身的特点,继而你才能知道什么工作适合你或不适合你。 
      记得一位MOTOROLA公司的亚洲区总经理曾说:如果你是一名普通员工,一天你的上级让你复印一份文件,你能保证很好地完成吗?有人会说:那没什么难的,只要复印清楚,印够份数就行了。可这位总经理说:没这么简单。我在工作不久做部门秘书工作时如果接到这项任务,我会继续问上级:是否可以用单面纸复印,是否需要加个封面,是否需要装订等等问题,而这样做的结果是我的上级对我的工作非常满意,我也得到了很多的锻炼和成长机会。由此可见个人是可以左右自己的发展的。当然,不可否认有时求职者确实会碰到不好的企业、不好的上级或同事,但碰到这种情况你是否就只能选择“离开”这条路,你是否也可以选择在逆境中磨练一下,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大本事,是否也从你不喜欢的环境或人身上能学到点东西?是否经过一番认真分析确认了问题所在并经过努力也不见改变再离开也不迟?西方有句话叫:逆境可以磨炼人! 
      一如我国思想家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然后……”针对不断出现的有关年轻一代自杀或犯罪伤害他人的问题社会学家们开始呼吁:应该注意对现代年轻人的抗挫折教育,增加其责任感,降低其浮躁性与优越感,否则无法想象这一代人是否能担起建设未来社会的重任!人类社会的进步其实都是在不断地面对困境、解决问题中实现的,为什么我们要回避困难呢?所以我们想对众多准备跳槽的员工特别是毕业后刚工作不久的人士说:一旦选择了一个职业就应去热爱它、胜任它,让大家在工作中也认识到你的价值,而不能走马观花、游戏人生,到头来一无所获、怨天尤人!何况任何企业都是需要员工工作的,特别是那些有专长、勤奋、踏实愿与他人合作的员工更是大受企业欢迎的! 
      再回过头来从企业的角度看看人员流失的问题,难道是中国人都愿意选择“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我们中国人真的喜欢不断接受挑战,生活在动荡或风险之中吗?我想不是这样。众所周知西方发达国家多是资本主义国家,以私营经济为主,但他们的企业是否会面对员工的无序流动问题呢?从其几百年的发展历史看是否定的,相反他们的多数员工都能安心工作且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并造就出了不少出身于普通家庭的高级职业经理人像GE公司的原CEO兼董事长韦尔奇、IBM公司首席执行官郭士纳等。 
      之所以形成人员流失较多局面的关键恐怕在于西方已发展成为较完善的社会法制和社会福利体系的国家,而我国由于实行市场经济改革的时间较短法制还不健全,难免会对有损于劳资双方利益的问题失于约束或惩戒,因此造成了雇佣双方中的一方做出违规行为后均可以不受惩处或受到较轻的惩处,因而变相鼓励了这种行为,长此以往造成双方的对立或不信任关系,这样使得任一方都不能受益,进而影响了我国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减缓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速度,降低了我国在全球中高端市场的竞争力!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私营业主肯定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的,但有了完善的法规制度后私营业主不会轻易去破坏制度做违法之事,而愿意在公平的环境氛围下充分发挥其经营智慧去赚取利润,他们守法了员工自然就会得到较有保障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安心工作。有了稳定的员工队伍使得企业的发展也变得比较顺畅了,因而有了这些现在已经发展到我们家门口的跨国百年老牌公司比如:花旗银行创立于1812年,通用电气创立于1892年,默克公司创立于1891年,宝洁公司创立于1837年等等。其实很多员工最初工作时的想法非常简单——挣钱养活自己,达到中等生活水平。但随着环境的逐步变化或是身边情况的影响使其又产生了其它的想法,雇佣关系也变得复杂了,如果是中国的企业家们都能以科学、规范的制度来管理员工,为员工营造一种较为宽松、融洽的工作氛围,容忍员工一定范围内的一些过失,长期以往下去就可能会树立起良好的雇佣风气,进入一种雇佣关系的良性循环,当然这有待于广大企业家们达成共识后能持之以恒地坚持做下去。 
      当企业人员的流失较大时企业家们首先就应该扪心自问:是不是我们的用人制度有问题,是不是我们没有给员工一个美好、可信的前景,我们给员工的回报是否是公平、合理的等等。从我们接触的许多情况来看,国内多数企业的管理还很不规范,“知易行难”,近两年企业家们经过一些培训已经对管理有所了解,但真能把管理落实到日常工作中的还很少,因为理论与现实的结合要有懂专业、有丰富经验的人来做才可以,如果是缺乏系统的管理理念指导就轻举妄动的话可能会适得其反,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不说还会浪费许多资源,造成员工的逆反心理,使日后开展的改革更难。 
      其实我们在现实中遇到的一些企业家内部管理不畅的问题,有一个普遍的原因是他对人的根本信任的缺失或是缺少一种包容的气度或心胸,我们就听到不少企业老板信誓旦旦的说过:只要你能给我做出什么样的成绩,我就可以给你更多的回报!但员工听了很可能第一反应就是:如果真照你说的那么做,我肯定就能做到!于是讨论就又陷入了鸡生蛋蛋生鸡的无限循环中,如果总在这类问题上无休止地纠缠的话利益受损的肯定是你自己! 
      从目前看,如果企业主真有做出一定成绩的雄心壮志,那么他就肯花一定的财力或物力来改变这种状况而不是去与员工打嘴仗,通常他会借用外力来帮助他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然后大力地推行,这样既保证了制度的客观规范,又可得到外界人士对问题的准确判断和宝贵的管理经验,还大大地节约了宝贵的时间。 
从我们多年的咨询经验来看雇佣关系是社会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除了会妨碍日常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外,还会引发很多的其他社会问题,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要知道当前民营经济已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所幸的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开始主动寻求解决管理问题的方法,在与他们的接触与合作中我们也愈来愈清晰地看到了中国民族企业的崛起!作为一名普通的管理顾问我也从内心里希望中国的雇员与雇主都能逐步走上一条理性回归之路,通过他们共同的努力将我们的企业、我们的国家发展得更好、更强大!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