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为求职者支招 远离五种“招聘陷阱”

   2024-03-11 互联网600
核心提示:连日来,记者接到了多名求职者的电话,反映他们在求职过程中遭遇了陷阱。针对这些招聘陷阱,哈尔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监察支队副

连日来,记者接到了多名求职者的电话,反映他们在求职过程中遭遇了“陷阱”。针对这些“招聘陷阱”,哈尔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监察支队副支队长陈德举为广大求职者支招,避免更多的求职者上当受骗。

  一周内被骗了4次

  哈师大学生杨某:去年年末,我在南岗区西大直街一家大学生兼职公司应聘“发卡员”,被告知先交20元钱可被试用,试用一天后正式聘用,工资日结。我信以为真,一天跑了多家小区和学校发卡,次日被公司告知未被录用,也没退还抵押金。当时,我认为,可能是自己没按照公司的要求做好工作,就到附近的一家公司应聘,同样是招收发卡员,仍是试用一天,又交了钱,拿着卡片派发了一天,工作人员让我等通知再上班,我等了一天没有任何消息。接下来的几天,我又到另外两家兼职公司应聘,结果与前两次相同。

  交完抵押金公司“蒸发”

  东北农业大学学生何某:今年1月,我和一名同学到道外区一家商服应聘兼职小时工,午餐免费,工作15天后每天给2元钱的车费,但上岗前需交120元的抵押金,如果不干了公司如数退还。我们交了抵押金后,女子指派我们去公司的办事处上班。当天,我就找到了位于道外区大方里街的办事处,每人交40元的胸卡费后,与公司签了劳动合同。之后,我们又被指派与另外一名经理联系,这名经理一直以忙为由,拒绝让我们上岗。两个月后,我们再与该经理联系时,发现该经理的电话突然停机了。于是,我们来到商服要求退还抵押金,被对方一拖再拖。春节过后,当我们再次来到公司时,已人去楼空,门上贴着出租启事,我们才知道上当了。

  做完兼职没讨到薪水

  黑大学生周某:前不久,我在校内看到一则广告,某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可以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临时工作。

  当天,我便与该公司签订了协议,并缴纳了会费50元,成为该公司的会员,服务期限为一年。随后,公司为我安排了10天发放宣传单的工作,工作干完,我前去领工资时,被告知我的工资已被别人领走。为此事,我多次与公司协商,没得到任何答复。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