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人才网在首期国家职业指导师鉴定认证培训班座谈会上了解到,此次国家职业指导师鉴定认证培训就如何使学生面向社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做出自己合理的职业选择以及学生需要了解劳动人事制度,需要较为详细地了解就业政策等各个方面,对省内25所大中专院校的35名就业指导老师进行了培训。
毕业生
就业期望值过高
参加此次培训的各高校指导老师普遍认为,择业中的大学生心理不稳定,充满着矛盾冲突,从众、攀比、自负、自卑心理表现得较为明显。
当前比较突出的一种是就业期望值过高,求高待遇而不客观分析个人付出和能力,要求舒适的工作环境而缺少艰苦创业的精神,求稳定缺乏竞争意识;抗挫折能力过弱,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估计不足,依赖心理严重,求职被拒,不能客观分析原因而是悲观失望、怨天尤人。
各学校将针对择业中大学生的心理状况,采取心理咨询的手段,及时消除大学生择业中的心理障碍,减轻心理压力,增强战胜挫折的能力,做好经受失败的心理准备,以健康的心理状态迎接挑战,参与竞争。
高校开展
就业政策引导
另外,学校教育与就业之间、学生学习与职业选择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由于缺乏系统的职业知识教育和指导,不少学生在个人择业与岗位择人的互动过程中无所适从,职业定向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各学校将专门针对毕业生就业政策进行培训,教育毕业生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开展求职择业。并进行广泛的政策引导和咨询,使毕业生明确哪些是应该的,哪些是不应该的,为他们顺利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