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区六】业内口碑极差的企业。
只要一个企业存在,它的信誉和社会影响就都会存在。但是有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却往往不能形成好的口碑。出现信誉极差的情况,比如:无故克扣员工工资、承诺的东西经常不予兑现,甚至出现诈骗和其他违法乱纪的情况经常发生。
职业经理人如果一旦进入这样的企业,轻者会出现自己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失,比如:工资被克扣、承诺的东西不予兑现,如果与这样的企业发生劳资纠纷,付诸法律,但结果往往会造成双输的局面,钱即便要回,也会付出时间的代价和造成其他的负面影响(因为外面的人不知道里面是怎么回事,恐怕没有那个企业希望出现自己的员工给自己打官司);重者可能被企业的违法乱纪行为给牵制进去。
对策;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讲,最好的对策就是不与这样的企业打交道。因此在选择企业时,职业经理人首先要通过一定的渠道对企业进行一定的了解。对于信誉差的企业如果要进入,要首先把合同签了,最好先拿到一定的钱再干活,避免到时什么也得不到。
【雷区七】用人心态过于急躁的老板。
有的企业老板,不能说不重用人才,对人才也可谓求贤若渴。但是心态往往过于急躁。人才到位以后,恨不得马上就让他们给自己创造效益,却不能给对方留出足够的施展才能的时间,于是就经常出现企业一直在换人的怪圈。
对策:一个企业人才流动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老是在走马灯式的人,就说明企业的老板在用人上是有问题的。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讲,这类的企业和老板尽量不要打交道,如果选择进入,那么最好把自己的施政纲领与老板达成一直意见,阶段性的目标实现要有时间的安排。
【雷区八】拿别人的企业来“成就”自己的心态。
恐怕每个职业经理人到一个企业都希望自己能够开创一片新天地,都希望得到企业和社会的认可,以便功成名就。但是企业的老板和职业经理人所追求的东西往往会有差异。企业的老板往往比较现实,追求的利益最大化,那些把企业盈利不盈利无所谓只要能把销量做到多大或其他的老板,除非企业有阶段性的战略规划,否则那都是违心的;而职业经理人却往往会注意一些表面的东西,比如:我到这个企业一年时间内就把企业的销量增加了多少等等。于是有的职业经理人就会单纯为了企业的销售额和客户数量去透支企业的资源,造成企业的费用急剧攀升,利润快速下滑,甚至出现亏损超过企业的承受能力。
对策:职业经理人要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要明白职业经理人的最大价值就是要为企业的资产保值和增值负责任。要明白企业所有者的真正意图,即便是企业为了达到一定的阶段性战略目而允许企业出现一定的无利或一定的亏损的情况下,也务必要与企业所有者达成高度的一致意见,并且在企业的可承受范围内来运作。
【雷区九】变化无常的企业和老板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恐怕就是变化,企业根据一定的情况和阶段作出一定的调整是应该也是必需的。但是如果企业变化无常恐怕就不是职业经理人的福音了,尤其是战略上的经常调整的让人摸不着头脑。
对策:对于这样的企业和老板,不打交道也可。但是如果遇到了,就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承受力,要经常和老板沟通使其尽量在正确的轨道上做一些局部和细节性的变化而不是经常性全面否定和变化。
【雷区十】过河拆桥的企业和老板
过河拆桥性的企业和老板,往往就是功利性很强,用人的目的单纯就是为了利用,对他有用时什么都好,对他无用或用处不大时则一脚踢开。
对策:这类企业和老板也尽量不要打交道,如果打交道了,那就在自己对他还有用时,在工资和待遇上不要心慈手软,而不等自己在对方感到自己无用要踢开时人财两空。
【雷区十一】在新企业死搬硬套原来的管理模式和行为
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特性和具体情况,而这些特性和具体情况就决定了企业管理的模式和行为的差异性。但是有的职业经理人却往往忽视这一点,到了新企业后不做具体的调研分析,而是硬把自己在原来企业学来的管理模式在新企业死搬硬套,并强行实施管理行为,结果造成水土不服。
对策:最好的管理绝对是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来实施的,因此职业经理人到了新企业后,一定要重视调查研究,针对企业的特性和具体情况来拿出可行的管理模式和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