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文祥:慧眼猎获千里马

   2024-02-18 互联网1110
核心提示:新华网浙江频道3月8日电 创办于1999年的浙江千里马人才信息服务中心,是浙江最早的“猎头”公司之一。浙江千里马人才信息服务中

  新华网浙江频道3月8日电 创办于1999年的浙江千里马人才信息服务中心,是浙江最早的“猎头”公司之一。浙江千里马人才信息服务中心主任、首席“猎头”洪文祥,用形象的描述来形容浙江人对“猎头”行业的认识的转变。2001年,如果我给“猎物”打电话,他的第一个反应是,你是谁?你怎么知道我家里的电话的?2002年,他会问,你为什么找我?2003年,他问,对方能给我什么样的薪水和福利?而2004年以后,许多人想成为我的“猎物”,给我来电话。在这几年间,浙江人对“猎头”行业的认识从“无知”到渐渐变得“习以为常”再到主动接受。与此同时,“猎物”的身价也在提升。在2002年,年薪5万元以上是猎头公司的起猎点;2003年,身价上升到8万;而2004年以后,许多猎头公司已经只猎10万元年薪以上的人才了。洪文祥是浙江“猎头”业的开山者,从他的创业过程可以看到浙江“猎头”业的发展轨迹。

  创业始于不安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当自己事业的“理想”在实现过程中与眼前的环境相冲突时,有的人往往是困守愁城、长吁短叹、无所作为;而有的人却敢破敢立,长于打破眼前的平衡状态,去实现自己心目中的人生理想。在事业理想的实现过程中,洪文祥就像一头勇往直前的猎豹,义无反顾。1988年从浙江农业大学杭州分校毕业的洪文祥,被对口分配到新安江开发总公司下属的网箱养渔场。在这里他一干就是6年。洪文祥回忆道:当时我们渔场的机制是很死的,大家根本就没什么积极性。于是,我向领导提交了停薪留职报告,可是公司领导不同意,而且在这之后不久提拔我为副场长,希望能稳定我的心思。后来我又打了两次辞职报告,结果还是没被批准。1992年,我偶然在报上看到一篇小文章,题目是《沈阳出现了国内首家猎头公司》,我一看就有兴趣。从那以后,我就开始注意“猎头”这一名词了,觉得这一行业潜力无限。1995年5月31日我正式辞了职。辞职不久他到了杭州,当时杭州艮山门一带有不少职介所,专门给外地民工介绍工作,生意都是蛮好的。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用每月1500元的承包费,承包了一家职介所,当时招工的信息来源主要是两处,杭州日报下午版上刊登的和司马渡巷里杭州职介所贴在墙上的招工信息,结果他做了第一个星期,果然赚到了1000元。这就是洪文祥后来当“猎头”的最初的试水吧。过了一段时间,他感觉做职介接触的人层次不高,虽然能赚点钱,但没什么前途。1997年7月,经人介绍洪文祥认识了《乡镇企业报》的副主编,副主编对他说,我们广告部现在正需要人,不过没有底薪的,你要是愿意,就过来试试吧。洪文祥一下子抓住了命运给他的机会,进入了乡企报社拉广告。当时乡镇企业发展快,“星期天工程师”应运而生。对此,洪文祥建议报社搞一个乡镇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协作网络。总编听了很感兴趣,当即表态让他搞这个项目。结果运作得还算成功,企业和高校反响都不错,活动结束后报社还盈余了2000多元。报社领导很满意,后来成立科教部,领导就点名让他负责。这一安排,为他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也使他至今对这位领导感激在心。

  圆梦在于坚持中

  1998年上半年,乡企报成立浙江省乡镇企业服务中心,主要搞人才信息服务,还是由洪文祥负责。一心想当“猎头”的洪文祥,刚在省乡镇企业局下面的信息服务中心站住脚,又提出了与省人才中心联合举办“浙江省乡镇企业人才交流大会”的想法。为了使这次人才交流会更有实效,洪文祥在会议期间策划了一个“高级人才交流会”。省人才中心很支持,专门从他们的人才库中精选了25名“高级人才”。他一看名单,差点泄了气:这些所谓的高级人才,年薪最高的开价才8万元,最低的只有1.2万元,这种薪水要求怎么配得上“高级人才”呢!他急中生智,在和省人才中心领导商量后,大笔一挥,把年薪8万元的改成了20万元,把1.2万元的改成了3万元。这次交流会很成功,整个活动不仅没有亏本,还盈余了近2万元。而20多家新闻媒体的报道,更使洪文祥觉得特别有成就感。高级人才竞聘会在报纸电视上热闹过一阵之后平静了下来。可洪文祥没有,会议上有25个高级人才与18家企业达成了意向,最后究竟有多少人真正到任了呢?他挨家挨户地进行回访,了解到25个人中只有8个人真正到位,最高的年薪达20余万元。而这同时,更有不少企业向他伸手要人。回访让他更明白,“猎头”一行潜力无穷。1999年6月,浙江省乡镇企业局并入省计经委,乡镇企业报社也面临着调整。于是,洪文祥借机注册了“浙江千里马人才服务中心”,成立了真正的民营猎头公司,圆上了自己的“猎头”梦。公司成立后的第一笔业务是为宁波的一家公司物色了2名技术人才,拿到了1000元业务费。洪文祥高兴地说:“开张大吉。”“千里马”成立后,它所走的是一条有别于官方人才机构的路子。在接受单位委托后,他必须提供丰富的人才资源库,对人才进行素质测评和筛选。为了收集人才资料,建立自己的人才库,洪文祥真是什么招数都想过。平时,经常到人才市场门口去溜达,一旦有机会,就主动和那些“人才”搭讪。如果得知哪里在举办大型会议,就要想方设法混进去——会议材料中一般都有名单嘛。如果真的混不进去,就找到宾馆的商务中心,或者会场附近的打字店,把他们废纸篓里的废纸全部买回来翻找,因为会务人员很有可能临时到这些地方复印材料。还有一个很绝的办法,一般人肯定是想不到的,洪文祥却想到了!就是花钱向名片店购买制作名片用的铝板,把名片翻印出来,再把有用的一张张地挑选出来登记造册。就是靠了这些原始的办法,洪文祥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建起了一个拥有2万多名人才的人才库。在接受采访时,洪文祥说:在有的人眼里,我们这些手段似乎是不上台面的。接着他感慨道:老实说,谁会心甘情愿厚着脸皮去干那些事啊,可是创业阶段嘛,要生存就要有手段,没办法啊!现在洪文祥的人才库越做越大了,举个例子吧,只要是浙江大学硕士毕业,你都可以在他的人才库里找到信息,因为他已经和浙江大学研究生会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关系。

  创新才是发展计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到去年底,浙江的人才服务企业已达269家,其中民间开办的158家。杭州是我省人才服务行业的主攻之地,人才服务企业多达85家,其中由政府出面组织的有27家。蓬勃发展的人才服务业竞争也十分激烈,如何在竞争中持续保持领先优势,作为我省最大的猎头企业之一的千里马人才信息服务中心掌门人,洪文祥把发展战略一直定位于“创新”上。去年11月初,浙江省千里马人才信息中心接到杭州一家知名家电企业的委托,向全国招兵买马,一个特别要求是,最好能引进团队加盟。原来,这家企业正在下沙建设一个新项目,需要400多位普通员工和3个事业部共50人的研发队伍,公司打算花费1年多时间,迅速搭建起人员框架。对此,洪文祥说,要求以团队加盟形式求才的,不仅是这家企业。去年以来,我们已经接到过好多个企业的委托单,不仅求将,而且也要兵,希望能一次带来一整支效率团队。对于“将卒一锅端”的求才新趋势,洪文祥去年开始就作为工作重点进行研究,并且做成了相当经典的范例。洪文祥说,整体挖人的企业通常是刚成立不久的民营企业,他们掌握许多社会资源,而人才严重匮乏;或者是一些大公司切入新的产业领域,在人才储备以及内部调配都无法实现时,他们通常将人才来源锁定在其他优秀企业。确实个人不抵团队力量大,现在企业求才热衷将卒一锅端。因为一个先进的管理团队到达企业之后,能够迅速地展开工作,切入市场,而且能解决新旧管理冲突的后遗症。对于企业求才热衷将卒一锅端的做法,“千里马”已有自己迅速的配套工作计划。针对公司今年的发展,洪文祥提出了“打造人才服务产业链”的战略。他说:企业完成硬件投资后,还需要打造人才产业链,因为作为企业你不仅需要CEO,还需要营销人员,技术人员、生产管理骨干,你更需要一批高素质的一线生产工人……人才每一环断链,企业都不能得到良好发展,我们公司今后要淡化猎头的概念,要从客户的需要出发,为其发展打造合适的人才链,我们不仅要有自己的人才库,还要围绕企业人才链的打造开展人员培训等工作。同时,浙江经济有自己的特色,浙江有许多产业集聚的区块,如果我们的人才服务业能与产业区块贴近,并为之服务,我们的事业何愁今后的发展。目前,“千里马”早已开展为企业服务的人才派遣、人才培训等等。去年“千里马”与上海同济大学一起合办的房地产总裁班深受业界欢迎,100多个学员经过1年时间的培训,在职场驰骋有了更多的“资本”。目前“千里马”还围绕不少企业战略,为企业发展制定相应的人才规划。从单纯的猎头服务发展到为企业量身定制人才链服务,“千里马”在洪文祥的带领下,走出了一条新的人才服务的发展之路。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