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分钟发挥更大的价值——碎片时间的高效管理原则

   2023-10-18 互联网240
核心提示:上月和很久没见的一位友人见面,一顿饭下来,该友人发了N个微博,回复了好几个短信,“当刷微博、上QQ成为习惯,我们也许就不再

    上月和很久没见的一位友人见面,一顿饭下来,该友人发了N个微博,回复了好几个短信,“当刷微博、上QQ成为习惯,我们也许就不再是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而是把我们的时间碎片化,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某一项事或进行一次具体活动的时候都会被脑海中突然出现的想刷新一下微博的思维所打乱”,友人略带歉意地大发感慨。

    确实如此,随着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移动通讯工具的普及,沟通的便捷性使得时间碎片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不是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而是时间的碎片化迫使我们必须这样做,因此对于时间碎片的应用能力变得越来越关键,现代职场人必须建立碎片化时间的管理能力。

    无独有偶,前几天正好看采访乔布斯《遗失的访谈》视频时,有一章节专门谈到了充分利用碎片时间,事实上,时间碎片倘若一日、一月、一年地不断积累起来,其总和将是相当可观的。所以凡是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几乎都是能有效利用“时间碎片”的高手。有鉴于此,本期分享一些关于高效利用时间碎片的方法。

     填补法:琐碎事琐碎时间完成

    即在空白的零碎时间里加进充实的内容,主要用于处理“意料之外发生的零碎时间”。和其他原则相比较,填补法的处理方法最为简单,也较容易实现,但实施起来却要求当事人有较强的计划性。

    正因为时间碎片的散碎性,所以利用时间碎片的最佳方式,就是做些“原本就决定在零碎时间完成的事情”。我们可以养成记录“琐碎事务”清单的习惯——随身携带手机、iPad等工具在每天某个固定时段,也可以是随时随地,先写下可在碎片时间处理的事情,列成一份清单。例如记下当天需要打的一些“不是很重要但必须打”的电话、需要购买的小物品、“查询相关资料”的记录。

    而之所以必须要写成文字的原因在于,很多事情都是“琐碎的小事”,人的大脑很难将其一一记住——相比较而言,写下来的事情就不会被忘记。

    在规划“琐碎事务”清单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最好将琐碎事务按照15分钟、10分钟及5分钟可完成的工作量来划分,一般来说,超出20分钟以上的时间段,就不再算是“时间碎片”。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不去设计1分钟或者2分钟的事务,这是因为不论事情如何重要,只要是一两分钟内可以解决的事情,就应该马上动手做,不要让小事快速堆积。

    例如15分钟可以做完的事:回邮件、做计划、整理名片;10分钟可以做完的事:拟定明天的计划、交水费电话费、发快递、阅读一篇文章或者资料;5分钟可以做完的事:写采购列表、打电话、清理办公桌面的档案、放松伸展身体。

    当你把零碎清单填满后,就会发现自己面对突然冒出来的碎片时间,不至于茫然无措。比如飞机推迟15分钟登机,你就可以检查一下将要用到的PPT;在商业约会推迟时,可以去购买一些书籍……

    合并法:化零为整提效率

    该原则的核心原理很简单——通过调整不同事情的安排将把可能会出现的多个时间碎片,集成为一段较长的时间段。该方法有些类似于计算机硬盘存储空间管理的方法,通过移动、合并硬盘上不同区域文件,使空闲的小空间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存储空间。和填补法相比,合并法更适合于在某个时间段中需要连续进行的工作。

    利用该方法时,首先要对其可能产生时间碎片的环节做出一个基本预估,并根据具体情况对该时间段内的工作内容进行统筹安排,尽量减少碎片的产生。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某经理人需要在一天之内拜访两个客户,并和下属开一次工作会议。最好的选择显然是先在公司开完会议,然后外出连贯地拜访客户。在拜访客户的过程中,很容易因各种因素(例如堵车、对方时间有小幅调整)产生时间碎片,积累之后,会影响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与此同时,对工作内容的连续性和相关性也要做出适当预估,减少当事人在不同状态中的频繁切换。相关研究资料表明,从一种状态转换至另外一种状态的过程中,或是由某种活动转为另一种活动时,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小段时间的空白地带。举例来说,在电脑前处理邮件之后,最好进行一些在网上查找资料的工作,然后再去做类似开会、打电话或者外出等不需要在电脑前处理的事宜。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即使通过合并法减少了时间碎片,但在完成事务的过程中,由于事务的不确定性,并不能完全避免“某件事情完成过程中产生时间碎片”,面对这样的问题,就能充分发挥填补法的作用。

    并行法

    在一段时间内根据时间碎片出现的状况,同时穿插做两件事。比如和客户通过电话讨论事情,需要频繁地进行反复沟通,在几段等待对方回复电话的时间里,就抽空可以去写几页下午开会可能要用到的PPT。

    不与前两种方法相比,并行法对个人的逻辑能力要求较高,对流程的统筹能力要求也比较高,在合并法中,有一个重要原则是最好减少状态转换的过程,如果并行法实施起来对自己有难度,还是尽量先做好一件事情。否则不仅时间碎片没有得到利用,反而会产生更多的“碎片”。

    另外,在处理时间碎片上还有一点经验和大家分享。我们知道,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即使对时间碎片有了了解和认识,经常还是会出现一些出乎自己预料之外的状况,所以建议大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要做到随身带一些书籍和资料:一旦出现预料之外的时间碎片并且暂时没有事务可以安排时,可以见缝插针地利用起来。

    除了碎片时间管理的几个原则,其实最为重要的关键点是我们职场人自己——如何建立起随时随地管理碎片时间的意识,没有高效利用碎片时间的意识,一切都是白搭。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