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赵,省内名校毕业,在位于滨江的一家合资企业工作已经是第三个年头。 作为销售部门的主力,小赵一心想着得到销售主管的职位,让自己过把职业经理人的“瘾”。年后公司开会制定了第一季度的指标,小赵领到老板的“军令状”是,到三月底完成业绩较年初时增长十五个百分点。
为了早日升职,小赵废寝忘食地在省内四处跑业务,同时几乎用尽了私人的资源,终于,上周一他兴奋地发现,自己不但完成了任务,而且还超出预想:自己名下的业绩比年初增长了49%.即将过半。
似乎看到了升职的曙光,上周的部门例会上,小赵志得意满地对特意来检查工作的华东大区副总汇报了自己的“佳绩”。
没想到,例会当场副总的脸色就显得有些不对。“我超额完成了业绩,等于是他自己的团队提前完成任务,可看上去他一点都不满意!”
两天之后,小赵托人旁敲侧击地打听了一番,结果却让他心寒不已:“副总说,本来悬空很久的销售主管,是打算提升一个新人;可现在看来新人风头太盛,还是再放放。”
副总下的这一步棋,不仅仅是小赵,他的同事也有些看不懂了。无论在哪个行业,超额完成业绩应该都是好事,怎么反而给自己惹来一身麻烦?
职场“读心术”
和皇帝下棋要学会巧做“输”家
如果你也没领悟这一案例,估计你也像小赵一样,是一名职场的“菜鸟”。
LUCY,世界500强企业HR经理。在同学眼里,她可以说是名符其实的“杜拉拉”。听记者谈了小赵的故事之后,她会心地笑了。
“很简单,他们公司的副总紧张了。下属新人这么卖命有两个可能,第一为了抢着升职;第二是为了直接连升三级,抢他的位置。”LUCY说,而无论哪个可能,对于副总本身的职业发展来说,都是致命的。
LUCY举了一个更简单的例子:这就像《还珠格格》里的剧情,紫薇和皇帝下棋,两人都心知肚明紫薇的棋艺更胜一筹,因此这个棋局最难的不是“假输”,而是输得不漏痕迹,只在几步棋之内。紫薇做到了,龙颜因此大悦。职场“江湖”,与此同理。
对此,在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担任部门负责人的林哲深有同感。林哲从分行领到的业绩任务是,到3月31日季度末为止。完成存款两个亿。到昨天为止,完成情况还差四千万。
“其实,我还可以想办法解决八千万。我打算一季度完成一半,其余资源尽量拖到四五月份。”原因则和小赵遇到的危机类似,林哲除了担心分管领导对自己有戒心之外,更多的考虑是,一旦这次超额完成,到第二季度自己领到的任务将不得不翻番,“到时候怎么哭都不知道”。
业内评论:
职场新人请记住“金鱼理论”
听到小赵的案例,中聘(集团)股份董事局主席、258人才银行CEO吴友旺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小赵所在的公司是民企还是国企?
吴友旺介绍,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业绩好的员工通常会得到重用,因此类似的情况出现在国企的可能性较大。外资或者合资企业也存在这种可能性。
“就事论事来说,一旦晋升到了部门主管,无论级别高低至少是管理层。作为管理者来说,主要的智能不仅仅是完成某一项销售任务,更重要的是协调整个部门的关系。一家企业在提升一个人的时候,业绩绝对不是唯一的指标。这样看,小赵升职未果,很可能其他能力还不到,而导致小赵自己怀疑,是不是做得太好了所以惹来是非。”
那么,想要成为迅速升职的杜拉拉,究竟需要哪些能力?吴友旺说,会做业务是一切的基础,也就是说业绩是大前提;另一个就是协调、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协调团队关系之间的能力,这三个因素是大部分单位在选拔人员时都会考虑的。
按照吴友旺的介绍,职场有一个理论,即金鱼理论。
顾名思义,金鱼在水里潜得越深,以后跃出水面时跳得就越高。这个道理用在职场江湖上就是指一个人的职业发展多好,很大程度取决于在基层时工作表现如何。
“一时没能升职未必是坏事。假设各方面都很强,很可能上司也在考虑你,你需要的只是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