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饭,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尤其是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讲,但是,《南京晨报》的一则新闻却不得不让这些喜欢剩饭的年轻人注意自己这项行为。
不久前,《南京晨报》登出这样一则新闻:三位新人因为倒剩饭而被公司解除劳动关系。
程辉是南京市一所高校的大学生,今年10月份和其他两名同学参加招聘会时应聘了江宁开发区的一家知名外资企业,经过层层笔试面试,三人进入公司。
一天,三人在单位食堂吃饭,因为菜不合口味,三人商量到单位外面吃面。当他们准备把饭菜倒掉时,被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子拦住,责问他们为什么要浪费粮食?程辉见对方不分青红皂白地说他们便来气了,“我花钱买的饭菜,爱吃不吃,你管得着吗?”说完便把饭菜倒进了垃圾桶。
当天下午,程辉三人便接到人事部通知,让他们到宿舍整理自己的行李,到财务部结算这几天的工资离开单位。原因是:公司《员工守则》的第一条,就是“禁止一切的浪费行为”。尚处试用期的三人无视公司制度浪费粮食,还不服从管理,不予录用。
对于这件事情,企业老板和员工都有着自己不同的见解,我们先来说说员工们是怎么看的:
价值观不同,何必开除
北电网络(中国)控股公司员工 吴辉
前几天,因为“某生因工作太辛苦就辞掉”的这样的新闻,我们几个人和单位的前辈争论,分歧太大,无果。今天又在网上看到了“因为浪费粮食被解聘”的事,结果就听到那几个前辈慨叹:随意辞职,糟蹋东西,爸妈怎么教的?
明知这些话是说给我们几个听,但我们都默不作声。我敢说,这时候如果我回答:“时代不一样了,我们需要实现工作价值,还要求快乐舒适”,那么年岁大的人就会说我们“太奢侈”了!
50、60年代的人,他们在年轻的时候中国还很贫困,“艰苦奋斗”是唯一选择。但是现在时代变了,带着“饥饿精神”去工作和生活,绝对谈不上人类生活的美好!我们只是想活得真实,比起那些一边在餐馆点大量吃不完的菜,一边要求别人节约的虚伪的人,我们只是没有学会“掩饰”。
人们生活富足,可以对自己喜好的食物进行选择,我们难道不应该为这样的好时代而高兴吗?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年轻人的素质不是变差了,只是价值观改变了而已。
而作为企业老板,看法却不尽相同:
点滴言行见素质,综合素质定成败
菲尼克斯亚太电气中国公司经理 顾剑
现在的大学生多是没有经过艰苦岁月、对粮食的可贵没有切身感受和体验,在学校浪费粮食相互攀比已经习以为常,这样形成的思维定势和不良习惯虽不违法,但却不符合社会道德。在这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里,企业与个人本应比以往更倡导节约,反对浪费,可他们在公司有人出面(无论是否总经理)劝诫时,不但不约束违规行为,甚至恶语相向。
时代再改变,尊敬前辈、谨慎言行也是一个新人应该注意的为人处世标准。菜不合口味,吃了几口就想倒掉,被人责问还口出不逊,从这一细节就可看出了“孺子不可教”!
辞退他们,不只是因为浪费,还是一种对综合素质的考核。一个人在上学时,看的是成绩,但到了社会上更看重人的综合素质。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尊老敬长的国家,全社会都反对铺张浪费。浪费加低素质,才是他们真正被辞退的原因,不管是私企还是外企,都容不下这样公然挑战传统道德的行为。
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与某,既然对这样的事情员工和企业有着不同的见解,那么,在之后的合作中难免会有很多的磕磕绊绊,既然道不同,那么为何还要坐在一起呢?公司不是家和学校,企业领导更不是慈母和恩师。你不守家规,老爸不能和你解除父子关系;但不守公司规定,公司必有相应的处理方法。
最后,博思人才网建议广大职场新人,一定要注意企业的员工守则,要明白企业推崇的什么?忌讳的是什么?此外,身在职场,不论是遇到什么样的情况,都请不要盲目顶撞,有事说事,有理说理。即使是个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犯,也不要冲动,要通过正规渠道正确方式去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