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培训市场上演“大浪淘沙”

   2023-10-18 互联网290
核心提示:又逢岁末。回顾2003年培训市场,我们看到,“非典”时生与死的较量,盘整期冷与热的交锋,竞争中红与黑的对阵......

  又逢岁末。回顾2003年培训市场,我们看到,“非典”时生与死的较量,盘整期冷与热的交锋,竞争中红与黑的对阵...... 大浪淘沙,烈火真金。培训市场经历风雨,一路前行。 生与死 羊年之初,培训市场呈现出良好态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的利好消息,继续在学习者中发挥着强大的推动作用,学习需求扩张了培训市场,也催生着培训机构的热情,培训机构增加的速度更快,品牌特许经营在年初得到了迅猛发展。同时,国外的培训机构也纷纷看好中国的培训市场。以英语培训为例,1月初,美国普利金培训机构在北京金融街投资几千万元,办起了有“小美国”之称的英语公社,英孚、奥瑞根、二十一世纪时信也都在年初前后进驻北京。 据年初的统计资料显示,当时的国内英语培训机构已超过了3000家,而且中国英语培训市场的潜力无限,需要学习英语和可能学习英语的约有1亿人,假设一个人一辈子花100元钱用于英语学习,也有100亿元的市场,更何况学习英语的费用绝不会仅仅是100元。正在培训市场借着“东风”迅猛发展之时,4月的一场“非典”突如其来地降临了,给培训市场一个“措手不及”。 受2002年培训市场利好消息的影响,不少人年初自起炉灶改行做起项目培训。而就在他们雄心勃勃地冲进市场时,刚刚起步的培训项目却因“非典”夭折了。 “消失”了的还不仅仅是刚“进场”的,更有一些原来就规模不大,仅仅可以维持生计的小型培训机构,也在这场与“非典”较量的战役中败下阵来。 “非典”的打击使整个培训市场“减产”。华尔街英语去年可以说是“一片丰收景象”,今年“非典”时期,他们为应对特殊局面,在媒体上大力宣传其在家中、在办公室里的多元学习方式,是做广告最多的一个英语培训机构,但其昂贵的培训价格在今年这一特殊时期没有经受住考验,据业内人士透露,华尔街英语已今非昔比。一家知名的教育机构去年有上亿的营业额,今年也仅为去年的一半。 在一片叫苦声中,聪明的培训机构开始另辟蹊径,寻找新的培训经济生存点和增长点。11月,新东方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更名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注册资本由过去的1000万元增加到如今的5000万元。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新东方已开始为日后进入资本市场积极准备。 几乎在同一时间段,IT职业培训机构北大青鸟APTECH与通用软件提供商金山签定《人才战略合作协议》,直接打通学员的“出口”。 生死沉浮、进进出出不仅在培训行业,在任何行业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市场行为,但是谁也不愿意成为“出局”的主角,尤其是遭受这种意外之祸的时候,“出局”者都心存不甘。有人说,“非典”并不仅仅是一场意外之祸,对培训机构也是一次“分离”,没有准备好的、莽撞从事的、骗吃骗喝的、偏离轨道的,即便没有“非典”,迟早也会被市场清理出去,而对于智者、强者则是机会。 经过了凤凰涅磐般的市场洗涤,如今的培训市场不仅清凉了许多,而且显得更加理智、从容。 冷与热 今年培训市场的“冷”是没有过渡的,是骤冷;再度点燃“热”的火焰则让众多的培训机构煞费了一番苦心。 “非典”期间,北京的培训机构损失惨重。由于全部资格考试延后进行,与这些考试密不可分的培训也停止了运行。当时,各大培训机构纷纷关闭校门,培训营业额几近为零,为数不少的培训机构因陷入困境而撤校、减员。其中因抗“非典”就使英语培训机构损失教育产值上亿元。 冰冷,彻骨的冰冷,如同给培训市场浇了一桶凉水,这桶凉水没有击倒人们,反而让大家清醒了头脑,纷纷采取“升温”措施。 首先是最早关闭校门的新东方学校,迅速建设起了教育网站,让学员可以在家学习,同时推出短信英语,让学习者通过短信来学习单词、句型。“洋话连篇”也适时推出“电话学口语”和“空中口语课堂”...... “非典”过后的6月,由于教育主管部门对培训机构开设大课下了“紧箍咒”,小班授课培训方式得到了发展。它改变了以往“大锅饭”教育方式,有针对地展开个性化教育,授课方式较为灵活,可以按照学员的时间安排教学,成为今年培训市场上一个“热点”,至今一直被培训机构和学员所追捧。另一个“热点”是网络培训,特殊的环境给了网络培训一个极好的发展空间,中国的网络培训经历了网络泡沫后头一次绽开“笑颜”。学习时间灵活、在线交流等优势得到了学习者的充分认可。 随着“非典”后遗症的渐渐减弱,7月份的培训市场又进入了活跃期,各个培训机构都想在“非典惨淡期”后尽快恢复“体力”,各种各样的宣传、广告满眼尽是。为恢复人气,争取生源,各家高招不断。华尔街英语为学员免费提供50%的课程或免费提供两人课程中的一人;戴尔英语报名赠体育用品及200元课程;报名欧卡语言培训的学生可由亲属朋友免费陪读三个月......高价英语终于低下了“昂贵”的头,以从没有过的优惠惠顾培训者。然而市场对这迟来的“爱”并不买账,刚刚“预热”的培训市场,出现了“叫好不叫座”的冷淡期。就如同买衣服一样,在最初见到优惠时,人们往往会争相购买,而当这种优惠见怪不怪时,人们就会反思:这种商品的价值到底有多大?是否真的物有所值?因此,人们在选择培训机构时显得更为理智。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9月。随着各种被推迟的考试陆续确定新的考试日期,围绕考试的培训开始复苏。由于时间紧迫,培训机构也适时推出各种快班,抢得了一部分市场。 培训市场的冷热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非典”的确对这个市场产生了“后遗症”,许多人的学习计划被打乱,其中一部分人放弃了今年的学习计划,另一部分人则将学习计划推迟。 当培训市场上的“旧面孔”难露笑容时,“新面孔”异军突起地热起来。速录培训、色彩培训、数码摄影培训、人力资源师培训、物流师培训、项目管理师培训、室内设计师培训等等,因为培训的多是新职业,竞争态势不甚明显,因此“薪情”普遍不错,刚刚以“新新人类”的姿态亮相,就吸引了众多的培训者。一位速录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就拍着胸脯说:“在我这里培训的学员,只要速度够快,有多少我都能给他们找到工作。” 为了发展新的生存空间,一些培训市场的“旧面孔”也开始进行“整容”,细分市场,细化服务。广播学外语、母子学外语、少儿趣味外语等等将学习人群进一步细分,使培训更有针对性。 另外,随着公益性的讲英语等活动在市民中掀起热潮,培训机构借此大打人气牌。王府井外文书店的公益免费讲座场场爆满;市民生活英语电视大赛、中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商务英语电视大赛、少儿英语比赛等系列比赛活动更是提高了培训机构的影响力。 红与黑 不久前,本报接到一名读者反映:一家培训机构在报纸上刊登培训广告,这名读者交了钱报了名,可当他去上课时却发现——人走屋空,原来是一场骗局。 这种“一只苍蝇坏一锅汤”的“黑培训”是一种明目张胆的骗,而偷工减料、言过其实、空头支票、变相推销、证书陷阱等等掺着着水分的培训则是另一种巧取豪夺的骗。随着国内培训市场的放开,今年的培训骗术中利用“海外关系”吸引学员的闹剧开始多了起来。随便与什么海外末流学校签定个共同办学合同,就开始大张旗鼓地招收学员。 在培训市场中异军突起的IT培训也出现了让人担忧的现象:认证改卖证,黑培训横行,加盟店失控等问题今年愈演愈烈。一些培训机构的加盟店为了竞争公然打出这样的广告语:我过去是名厨师,今年参加了XX学习后,现在我已经是一名网络工程师了。这种小孩子的把戏有谁能信?对时下IT培训认证市场铺天盖地地扩大授权机构的现象,中国信息协会会长高新民曾不无担忧地说:“萝卜快了不洗泥”。加盟店突飞猛进地扩张之后,规范和监督成为当务之急。 今年9月,信息产业部国家信息化工程师认证考试管理中心在全行业举起了“保卫IT培训市场”的大旗,推出“国家网络技术水平考试质量九州行”活动。这项活动从9月18日起到12月底止,涉及10多个省市,目的是通过教学督导示范公开课和旁听课程等方式,对国家网络技术水平考试(NCNE)的授权单位教学工作进行指导,从而促进授权单位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这种从自身找毛病,净化培训市场的行为得到了一片叫好之声。在一些唯利是图的培训机构拼命捞钱的时候,这种自立、自省的行为才是真正的胜者。 培训市场的发展不能仅靠自律,还需要相关的法规加以约束。信息产业部将在近期出台《信息化培训管理暂行规定》和《信息化培训机构资质管理办法》两个文件,对目前混乱的IT培训市场进行整治,从培训机构资质、培训内容、培训考试和培训证件颁发四个方面对国内IT培训市场进行规范。 培训市场红与黑的交手,实际上就是善与恶的交锋,今年的这种交锋尚处于自发阶段,业内人士分析,今后政府对“红培训”的支持和对“黑培训”的清理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效果也将更为明显。 今年的培训市场是不寻常的,哭也罢笑也罢,累也罢苦也罢,我们已经走过。从一定程度上说,“非典”留给我们的真是太多太多,但即使没有“非典”的影响,有些问题我们依然是摆脱不掉的,那就是生存问题。培训机构应该以什么心态面对培训者,以什么做法经营培训产品,以什么手段监督自我行为,又以什么效果回馈社会,这些问题看似很大,其实却很小,只要用手摸着心做每一件事,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有个满意的答案。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