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面试:职场“菜鸟”前车之鉴

   2024-02-18 互联网980
核心提示:在求职面试时,应聘者经常会因自己现场表现不佳或缺乏某些“硬件”而与工作失之交臂。下面是几位“过来人”的沉痛经历,也许会

   在求职面试时,应聘者经常会因自己现场表现不佳或缺乏某些“硬件”而与工作失之交臂。下面是几位“过来人”的沉痛经历,也许会给初涉职场的人一点启示。

   教训一:“仓促上阵”

   第一次参加招聘会时,我拿着简历,见单位就投,连单位做什么业务都没弄清。在一家软件开发企业,招聘人员问我懂不懂该公司生产的某软件,我回答得牛头不对马嘴,结果简历当场被退回。

   启示:应聘前应充分了解单位资料,包括对方的产品及服务、产品的竞争力、市场、公司的发展策略等,可先仔细查询单位的相关资料。

   教训二:“不善言辞”

   第一次参加面试时,主考官给出5分钟做自我介绍。说完姓名、年龄、学校、院系后,就不知说什么好,傻站了半分钟,结果糟糕的表现,失去了那份比较诱人的工作。

   启示:“谈谈你自己”,这正是推销自己的大好机会。如果不知从何下手,可以反问对方:让我先谈谈我对此行业的认识好吗?将主动权抢到自己手中。回答要简单精粹,突出自己的能力及特长。

   教训三:“漫天要价”

   第一次参加面试时,对方问对月薪的期望值为多少。随口开出了4500元的月薪。应聘结束后,才听一位同学提到,本行业虽然工资都很高,但应届毕业生一般只有2000元,做熟后才会慢慢涨上去。结果我的这次应聘以“出局”告终。

   启示:求职者应在求职前调查一下相关职位的月薪标准,做到“心中有数”。在谈及薪水时,最好不要说具体数字,给出一个报价范围即可。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