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视会客厅搭台论道 河南企业家求新谋变
——探寻“后危机时代”下的河南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之道

嘉宾合影
现场讨论
□经济视点报记者 史远征
2011年,经历了金融风暴的洗礼后,中国实体经济也出现了良好的复苏态势。但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严峻,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不涨、劳动力成本增加、环保压力增大、税费负担依然较重等问题,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急剧增加,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
在不利的环境中,有的企业能生存下来,并能快速增长;有的企业却不得不选择破产、倒闭。之所以结局不同,是因为在不利的环境中,有的选择了主动应对,有的却在等待救赎。
那么,这个时候,企业的成功主要靠的是什么?
毫无疑问,创新、转型与升级成为企业的最佳选择。
但如何创新、转型和升级?在这些过程中企业会遇到什么样的瓶颈与困惑?一些有过成功探索的企业又有哪些经验值得分享?
为此,9月16日上午,主题为“企业活力密码之:创新、转型与升级”的经济视点报第三期“经视会客厅”在新郑林溪湾举行。
本期“经视会客厅”邀请到了河南省科学院副院长张占仓、郑州轻工业学院营销研究与训练中心实战营销专家宋福涛、河南三剑客奶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向阳、河南省豫盐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星火、河南统一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毛玉凤、郑州鹏宇特钢有限公司总经理彭鑫、千味餐饮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学伟等专家、企业嘉宾代表,围绕企业内部管理、经营创新、转型与升级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企业要找准正确方向
“目前大概有10%的中小企业在升级,有20%左右的企业在转型,而大量的企业——60%~70%的企业则面临严重的生存困境。”张占仓表示。
那么,中小企业如何才能摆脱生存困境,以求得发展生机?
在张占仓看来,中小企业首先要找准自己的方向,从思想上认识到企业的困境,然后再谋求发展。
张占仓强调,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既有长期瓶颈,也有短期制约;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原因;既有老问题,还有新情况,它们错综复杂、交织叠加,造成目前不少中小企业生存十分困难,有些方面的困难程度甚至要超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初期。
对此,毛玉凤坦言,自己的公司目前也有一些困惑。经营的产品也不算是太高端的产品,重要产品是蓄电池,主要是负责整个河南省网络销售,虽然已和郑州日产、宇通都有供货配套。但是目前这个行业竞争太过激烈,而且包括物流等成本的费用都比较高,生产成本在增高,造成利润下降,所以我们也在考虑转型、创新。
“如果不能认识到自己企业的问题,即使外界给予你机会,你也不可能抓住。”毛玉凤说,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中小企业就像初生的婴儿,处于企业发展的前期,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很弱,只有政府和社会给予其扶持和关爱,它才能够逐渐成长。
在宋福涛看来,大企业也是由小企业成长起来且脱颖而出的,虽说一将功成万骨枯,但现在很多企业还未成熟就已死去,其中还有不少成长型企业,这是非常可惜的。
宋福涛说,河南的企业正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我们把它称为“成长的烦恼”,所有经过少年时期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你会发觉在充满各种变数的世界中很多中小企业无法找到最适合的发展方向。
“其实,河南企业既面临全球化的影响,也面对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发展空间,但究竟如何运作,这需要河南的企业家再思考,只有找准了、找对了方向,企业转型才有成功的可能性。” 宋福涛表示。
企业必须构建核心能力
在张占仓看来,在未来,企业的自身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将从原来有形的物的形态,转向无形的知识形态。“企业能力,主要是核心能力、知识管理能力、教育培训能力和物流能力,简单的说企业持续竞争的源泉和基础在于核心能力。”
对此,张占仓解释说,企业竞争的成功,不再是短缺经济下转瞬即逝的产品开发经营的结果,而是企业深层次物质、一种以企业能力形式存在的、促使企业生产大批量消费者难以想象的智力资本的结果。
“这无形中给中小企业制造了压力,就逼迫你要时时刻刻创新,只有创新了企业才有生存的机会。” 张占仓表示。
这一话题立刻引起了企业嘉宾的极大兴趣。
“做企业做的不是钱,是价值。做餐饮从小做大,再从大做小,目前我就处在往‘小’的转型时期,做低端餐饮或许要比高端更有前景。”田学伟说。
田学伟认为,一个企业要想做好,除了核心能力外,组织内部的定位也需要准确,不要一味的做大,先做强再做大,这种互补的市场定位,也具有核心竞争力。
“我下一步转型是做低端的餐饮,保证让客人10元钱吃饱,最多不超过15元,这样就比那些价高、服务差的店竞争力好多了。”田学伟表示。
“中小企业该向哪个方向突围,这或许是很多企业家关注的问题。这两年我也做了一些尝试,我的企业也上了一个配件厂,但毕竟是外行,产品是自己的,但是还没打开市场,处于摸索阶段。”彭鑫表示。
彭鑫解释说:“虽然把产品向下游延伸了,做了深加工,但很难创出自己的品牌,自己的产品就好比是个‘人名’,而并非是‘名人’。”
而在宋福涛看来,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一个企业有别于其它企业的特色能力,但特色能力未必都是企业的核心能力。“比如卖钢材的,做配件是一种经营方式,你还可以试图做多个产业,在某个时期内,总有一项产业是盈利的,做多元产业是企业转型的最好办法。”
张占仓说,唯有使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可以保持优势的特殊能力才是企业的本质魅力所在。
“抓小带大”促进产业联盟
据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披露,今年1~7月,我国规模以上企业运行状况良好,但困难企业更加困难,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经营困难加剧,整体利润率不到3%。
宋福涛对此表示:“小企业是孕育大企业的摇篮,没有中小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大企业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个后果是很可怕的。”
“中小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长期生存和发展,必然会经历发展战略、管理方式、商业模式、治理结构、产品布局、资源配置等的变化过程,这是所有企业实现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 宋福涛说。
对此,李星火的观点是,产业升级不仅可以通过生产工艺、技术、产品的创新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管理方式、商业模式、服务和经营理念的创新来实现,另外还体现在资源整合、资本运作能力的提高上。
“我们河南省豫盐商贸有限公司就是利用了原来它独有的盐业销售渠道来销售其他产品以实现顺利转型的,可以说是个典型的‘抓小带大’的转型模式,所以公司多了一项非盐产品。”李星火说。
李星火进一步解释说:“这个变化的过程是企业不断取得竞争新优势、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过程,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
宋福涛说,中小企业发展有活力,势必会繁荣市场、丰富供给、带动消费,提升大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为大企业发展造就生存土壤,培育市场需求,成为大企业重要的产品消费者,与此同时很多小企业也是依靠大企业带动发展起来的。
张向阳表示:“在生产分工日益精细化的今天,一个大企业的生存发展必须有众多中小企业与之配套。这些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员工素质等,将会直接影响到大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而影响到大企业的效益。比如三剑客就是利用了洛阳日报的发行投递渠道,很快在洛阳打开了销售网络,这为三剑客以后的销售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经视BOSS会客厅第三期:嘉宾观点分享:
https://www.bosshr.com/shownews_2870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