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企业不能把偶然当常态

   2023-11-15 互联网1720
核心提示:当企业规模不大时,他们还是老板,而不是企业家。从小规模向大规模发展时,最大的瓶颈是人才。上帝是比较公平的,给了老板们接

   当企业规模不大时,他们还是老板,而不是企业家。从小规模向大规模发展时,最大的瓶颈是人才。上帝是比较公平的,给了老板们接触人才的机遇,抓住了,企业就发展起来,老板变成企业家。没抓住,老板还是老板。

    在与老板沟通过程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老板常叹息:当年我雇的XXX干事多有条理,现在这些人一个不如一个。我的回答是:当年那个又能干,又低调,又懂事的人是你运气好碰到的。干企业不能总指望运气,你把现在这些一般的人管理的比较能干,才是管理者应该考虑的。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碰到能干的员工,是老板的幸运,但大多数老板只是在享受这种幸运,而不是珍惜并想办法延长这种幸运。直到人才离开了,才开始惋惜,而当这种惋惜变成像祥林嫂一样唠叨时,又是对现有的员工的不公平。

    在中国,很多老板的起步是很幸运的(虽然绝大多数不这么认为),往往是馅饼掉到头上砸了一个包式的起步。但当他们把这种撞大运的心态带到企业管理中时,就缺乏平静的管理者心态,干的不好就认为运气不好。

    靠运气起步的,往往寄希望于下一次好运。我们看到很多那些一有了钱就变得迷信的老板。其实就如“韩非子”中所描述的“守株待兔”寓言:“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