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三大产业逐步从劳动密集型转为人才技术型,随之而来的就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就业环境、职业环境也面临着严峻考验;加之当代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对自己的生活目标不明确,对未来很迷茫,学习具有盲目性。虽然有些同学学习非常努力,有的还每年争取奖学金,但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从未设计与规划过,不清楚自己适合什么,应该选择什么,出现了学校里是优秀生,而在现实生活中完全不是这样的怪现象。这两个原因共同导致了当前社会就业压力空前巨大,好多即将踏入职场的学生大都患有高就业压力的心理障碍。
熟话说,万事都是一把双刃剑,当然就业压力也不例外,一般来说,适度的压力是有益的、健康的,作为内在驱动力,它能刺激学生去获取各种成功的机会;但当压力过大,超出了所能承受的范围时,就会产生心理、身理及应对能力等问题。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压力管理,减轻就业压力,预防心理障碍,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以及应对压力能力,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我们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出发,合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缓解就业压力,避免就业压力,甚至还可以产生就业动力。
一、注重自己的人生发展
我国目前教育体系的一个重大缺憾就是单纯强调知识技术性教育,而忽视人生发展教育。其实成功的教育是两种教育共塑而成的。高职教育应该是:不仅传授专业知识与技术,更孕育着一种源源不绝的人生资源。让学生懂得人生是一种经营,每一人都在经营人生,你经营的是你自己这家大公司,这家公司最大的股东是你自己,如果说所占的股份应该在50%以上。所以职业目标与人生的重大事件只能由你自己来选择,由你自己来决策。人生的选择不是儿时的游戏,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选择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选择自己未来的道路,但每一次选择都是一次取舍,是一个分岔,长大了的你要为自己的每一次选择而负责。在众多的职业中,你选择什么?如何选择?又怎样去实现?之所以要进行人生发展类教育,就在于这种教育能使人变得更富有方向感,以至于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境都能应付自如。
二、明确职业目标、设计职业生涯
我们常常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很多人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把自己的努力与生活目标联系起来,未能形成“长远规划”。因为生活目标就像灵感,它将激励他们更正确、更有效地去选择职业。相反,如果不去去确认自己的目标,生活就会感到沉重、迷茫,而且无法获得满足。
高职教育应该设置相应的课程,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等,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我,努力培养学生与职业相匹配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有意识地去发现“真实的他”的特长、弱点或盲点,扬长避短,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使他们学会怎样把能力、天赋和兴趣爱好放到一份一经选择就会热爱的职业上。同时帮助学生实施计划,当学生确定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后,就会为自己制定实现该目标的职业通道和行动计划,并采取行动。如分析自己是否需要参加一定的培训;是否需要学习某些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是否需要通过一定时间的社会实践以获取职业经验等。学校应该提供相应的设施和资源,以帮助学生实施计划。
三、以自己的职业发展为中心,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职业发展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发展的过程。一次教育定终身的时代已经不存在了。大学教育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提供终身学习的基础。美国会计学会的会计教育委员会明确指出:学校会计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在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当具备的素质。终身教育将成为高职教育的必然趋势,也是高职学生生存与发展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要使学生跨入社会后能够有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有职业判断与选择的能力;有获取与提炼信息的能力;有合作与沟通的能力;有筛选与整合资源的能力,以应对职业发展中的各种需要和变化,以获得更多的就业与成功的机会。
在此,呼吁广大的学生不能让大学的美好时光虚度,应该从上述三个方面着手,全力出发实践,只要能做的好,我们完全有理由告别就业压力,并对未来的职场充满向往。说是三招,但是这三招却需要我们花一年甚至几年才能做到,为了未来美好的职场,我们还等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