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成功的捷径:有效的成功方法在哪里?

   2023-04-12 互联网4340

  中国也有成功学。不仅有,而且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近现代成功学研究出现了断层,反不如西方发达了。中国古代没有专门的"成功学",但并不等于没有成功思想。成功的渴求与生俱来,只要有人,就一定有对"成功"的思考。    比如,关于"成功"的定义和标准,《左传》认为,"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之不朽。"也就是说,最大的成功,莫过于树立天下道德楷模和规范,如圣人或宗教领袖;次一等的成功,就是立大功建大业,如各国缔造者,功在千秋的元勋;再次一等的,就是必须要有思想传世,如科学家、文学家、哲学家、艺术家等等。这个"成功定义"十分高远,必须要有"虽久不废"、"不朽"的东西,才能算成功。

    立德、立功、立言的三立完人,历来如凤毛麟角,即使"圣人"们也未做到。因为他们大多立德、立言而没有立功。

    据说清朝的曾国藩做到了"三立"。古代没有"成功人士"这样的说法。"俊杰"和"君子"或许相当于人们敬羡的成功人士。"识时务者为俊杰",随天下之变而应变的人,应当算成功的了。

    据《论语》记载,子路曾请教孔子怎样才算君子(成功者)。子曰:"修己以敬。"(修养自我,敬谨自重)"仅此而已吗?"子路再问。曰:"修己以安人。"(以自己的修养使亲近的人安乐)"仅此而已吗?"再问。曰:"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修养自己使所有的百姓安乐,尧舜恐怕也难以做到呢)这也可以说是孔子所定义的成功人士的三个标准和层次:最起码是"修己以敬",其次是"修己以安人",最高层次为"修己以安百姓"。至于成功的步骤,儒家在《礼记》中指出了一条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此过程中,必须"自强不息"(《周易》),"笃志而体"(《荀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面对逆境,要充满信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要坚持不懈,勇于付出,"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遇必明,虽柔必强。"(《礼记》)同时,向成功者学习,加快成功的步伐,"人有师法而知则速通;勇,则速威;云能,则速成;察,则速尽;辩,则速论。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荀子·儒效》)还要注意把握人际关系的原则,凡事先找自己的原因,"君子求诸己",多为别人作想"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善则称人,过则称己",这样,才能"民作让","民不争","怨益亡"(《礼记》),正所谓"德不孤,必有邻"(《论语》)。在以上前提下,则是见机行事,顺势而为,"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周易》)"得事理则必成功。"(《韩非子》)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