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就读就业白皮书:8成毕业生就业月薪近2000

   2023-11-15 互联网1770
核心提示:“专门开一个全国性的高等职业教育会,很多年来是第一次,以后我们每年开一次。”昨天上午,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的一番

“专门开一个全国性的高等职业教育会,很多年来是第一次,以后我们每年开一次。”昨天上午,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的一番开场白,道出了在杭州召开的“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的重要性。

    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高等职业教育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一线劳动者的素质。到2009年全国独立设置高职院校1215所,招生人数达到313万人,与本科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在校生964.8万人,高等职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在浙江,全省建有高职高专院校47所,占高校总数的58.8%。据一份调查显示,去年全国高职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85.2%,平均月薪1890元。

    施工一线需求大量职高生

    高职教育的发展,数量是够了,但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国内工业化进程中对一线一流技工的需求。

    在现场,记者咨询了不少企业,普遍反映高职教育中的一块短板是“闭门造车”,专业设置、人才结构设置等都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总经济师扈振衣说,随着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快速发展,人才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在施工生产第一线,需要一大批高技能、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拓展海外市场,我们更急需‘懂技术、懂外语、懂管理、懂商务’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扈振衣说,中铁对海外市场人才的需求,每年将以2500人的基数增长。

    校企合作帮助学生就业

    怎样提升高职教育的质量?高职教育一定要和企业“勾结”,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帮助学生就业,最突出的形式是“订单培训”,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校企合作弥补了高职院校“闭门造车”的不足,但同样存在“两张皮”现象: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貌合神离,学校搞专业设置、课程开发,企业提供实习场所,学生到企业实习,基本上是打打粗工,上手机会少。

    要改变这种状况,要着眼于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专业、课程。中铁的做法是,他们与学校合作,实施“项目+师生+就业”的科技攻关模式,组建了道桥工程、测绘等若干师生攻关小分队,一边研究施工工法,一边组织教学,为施工生产项目解决技术难题。

    2009届全国高职就业白皮书发布

    在昨天的会议现场,提供了一份调查报告,是麦可思研究院今年3月份完成的。该报告调查了2009届高职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状况,全国抽样50万人,覆盖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覆盖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够从事的569个职业。

    高职生月薪,长三角最高

    高职院校2009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平均月薪1890元,较前两届毕业生显著上升。泛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包括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的2009届高职院校毕业生半年后的平均月薪最高,为2045元。

    专业就业率,水利下降快

    就业率较高的专业大类为: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89.5%)、轻纺食品大类(89.4%)和交通运输大类(88.9%);就业率较低的专业为:法律大类(73.2%)和公共事业大类(81.2%)。三年就业率平均下降最快的专业大类是水利大类。

    就业率、月薪增长较快的专业:相对于2008届毕业生,2009届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增长较快的专业大类为:医药卫生大类(8.9%)和艺术设计传媒大类(5.1%);月薪增长较快的专业大类为:水利大类(22.8%)、交通运输大类(19.7%)和艺术设计传媒大类(19.0%)。

    3成高职生,任职制造业

    就业主要行业为制造业,占就业的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数的30.1%,其次为建筑业(8.5%)和电信及电子信息服务业(8.3%)。

    与2008届(1.4%)相比,高职院校2009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为1.6%,略有上升。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