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人才可“跳级”申报正高职称

   2024-03-11 互联网540
核心提示:昨日,市人力社保局发布《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端领军人才专业技术资格评价试行办法》,该办法实现了职称评审由“爬楼梯

   昨日,市人力社保局发布《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端领军人才专业技术资格评价试行办法》,该办法实现了职称评审由“爬楼梯”式的逐级晋升,向坐上“直升电梯”式的一步到位的转变,破除了外语、计算机及现有职称级别和任职年限等条条框框的限制。

   新出台的试行办法中规定,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海淀园)和亦庄园内企业从事工程技术研发生产人员,如满足曾取得国家级人才表彰奖励;曾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曾担任过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负责人;在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取得突出成绩等四项条件之一者,无须取得相关级别职称、任职年限及参加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均可直接申报本市高级工程师(教授级)专业技术资格(俗称正高级职称)。

   据市人力社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专业技术人员已逾35万人,占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四分之一,留学归国创业人员数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员在非公经济组织工作并取得显著成就,但未取得相应职称,迫于个人愿望和企业发展需要,这部分人对职称评审的需求日益强烈。

   “本市工程技术系列职称包括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和教授级高工四个等级,要求逐级申报。每升一级,需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任现专业技术职务满五年,还得通过外语、职称考试。”该负责人介绍说,这种“爬楼梯”式的逐级晋升方式,显然不能有效满足那些有多年海外留学工作经历、具有较好外语和计算机能力以及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高端人才参评职称的实际需要。而试行办法的出台,率先为高端领军人才开通了教授级高工职称评审的“绿色通道”。

   据悉,这种“直升”正高职称的方式率先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海淀园)和亦庄园试行,涉及万余家企业。明年将进一步拓展至中关村的一区十园,并逐步向高新技术产业全面推行。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